新型农场机械。本报记者 陈剑摄
秋天的北大荒天高气爽,阳光灿烂的时候,可以在共青农场的马路边看到一条绵延一两百米的金色“锦带”,那是晒着的玉米棒子。不远处的田地里,红色的大型玉米收割机像巨兽一般,伴着隆隆的轰鸣,把一片片玉米放倒、收割;金色的田地里,不见劳作的人影,只看见一个个“巨兽”在紧张地忙碌着。
这样的情景对于吴晓华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共青农场人,从她能记事的时候开始,田地里春耕秋收就都是用这样的大机器了,“大型机器的速度非常快。”
在北方共青城,10天里,就有26万亩的水稻被收割待售,25天内,21.2万亩的玉米也入库待销。
共青农场为何会有如此闪电式的收割模式?农情科的科员薛菲解释道:“因为东北的天气无法预测,丰产并不等于丰收,所以大部分农户都选择昼夜轮班加快抢收进度,再加上农场管理层会根据每个连队向上汇报的数据以及领导干部亲自下连队视察到的情况对其所管辖的27个连队大力督促,使得咱们共青农场的收割进程十分迅速。”
除了农场人高效的工作效率,大面积粮食的收割问题能在短短几天内就被解决,还要归功于共青农场对大型农机的使用。
共青农场的历史资料显示,自1984年起,共青农场就开始走上机械化进程,到2003年,农场引进许多大型农机,全部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共青农场的标准化要求高,使得这里的现代化水平,特别是在农机具更新这方面,要比全国其他地方的农场快很多――达到平均每六到七年更新一次。谈到这里,薛菲的脸上露出了大大的笑容:“这就是咱们垦区的优势!”
共青农场现有的各种类各型号的大型农机有700余台。这些大型农机大部分是归农场所有,农机科还会将最新的有关农机的消息通知给农户们,私人可以通过申报农机科购得所需机种,在购买时除了享受国家的补贴,农场也会根据情况给出相应的补贴,让广大的农户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