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安达市任民镇任民村一屯已收割完的玉米地里来了三个“小田鼠”,所到之处,秸秆全被它们“吃”进肚里,走不多远,一个个打好捆的长方形秸秆包又被“吐”了出来。小田鼠秸秆打捆机刚清出一片地,两辆来自太平庄镇的运输车就驶进地里将秸秆包装上车,准备运回去给奶牛当饲料。
“一亩地出25捆秸秆包,一捆卖3块钱,每亩地就能增加75元毛利。合作社今年流转了本村和邻村11350亩地,光秸秆打捆销售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沙其君是任民村的党支部书记,也是任丰种植合作社和任丰农机合作社的领头人,在他的带领下,任民村将玉米“吃干榨净”的增收链条逐渐形成。
在以前,玉米秸秆除了少部分被农户收回当饲料,剩余的大部分都当成了柴烧,有些人为了整地方便,甚至直接在地里放火烧荒,把秸秆付之一炬。为了不浪费可用资源、完善农户增收链,今年秋收开始前,任丰农机合作社特意又进了两台小田鼠秸秆打捆机,投入到秋收队伍回收秸秆。而且,在打捆机之后,还会有搂草机到地里“捡漏”,务求将可利用的玉米资源全部收回。
秸秆变废为宝,只是任民村打造农户增收链的第一步。矗立在任丰农机合作社院内的玉米烘干塔,负责将合作社收回的玉米集中烘干,然后一半卖粮换钱、一半供给村里的饲料厂,脱粒后剩下的玉米芯也不浪费,全部卖给望奎县的电厂。沙其君说,饲料厂现在每月可生产精细饲料500吨,一年所需的玉米原料基本占合作社收成的一半,剩下的一半暂时没有别的处理办法,所以还是按传统方式销售。即便如此,经初步估算,将土地流转给任丰合作社的700多户农民今年每亩地仍可增收1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