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主办的第三届设施农业产业大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开幕。本次会议以“合作、共享、多赢”为举办,来自农业部、科研院校及相关企业的20多位领导和专家,围绕设施农业产业融合、设施蔬菜花卉产业发展情况、设施节能与绿色能源利用、工厂化温室运营盈利模式等议题作了精彩的报告。
资料图
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不断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规模不断扩大,各类温室设施面积(不含中小拱棚)已突破210万公顷,连栋温室面积达到5.18万公顷,比2015年增加9.2%。二是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不断创新,单体面积趋于大型化,更加适合机械化作业。三是技术水平逐步提升,适用于温室大棚的专用小型农机具,智能化生产管理控制设备,新型水肥一体化设备等关键装备取得突破并投入应用,2016年全国设施农业机械化(机耕、机种、机收)水平达到31.49%,为丰富“菜篮子”、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就业增收做了巨大贡献。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设施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及服务体系落后,农机装备、自动化、信息化等水平还很低,不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农业发展的要求。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我国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低了30多个百分点,且各作业环节也不均衡,其中,机播率只有15.15%,机收率仅有7.74%。二是劳动效率不高,荷兰人均温室管理面积已达到5000平方米,而我国人均仅为600—1000平方米。三是生产用工成本高,企业化生产模式的劳动用工成本还在总成本的60%左右。四是资源利用率低,肥料利用率仅为30—35%,水资源利用率45—60%,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处理,环保压力大。针对这些问题同,与会专家和代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分别从宏观到微观,从花卉到蔬菜等不同的层面提出了提升我国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
本次会议为设施农业从业者把握政策走向、分享经验成果、谋求合作发展提供了平台,让与会代表开阔了产业视野、提升了经营能力,共同面对设施农业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大会同期还对获得“设施农业装备优秀创新成果”的7家单位进行了表彰,并实地参观了第三届郑州设施园艺展和鄢陵建业绿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