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田院士”驾鹤去,永播稻香在人间
2017-08-1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躬耕“农门”,一生梦想来自故土

  在那个以跳出“农门”为荣的时代,朱英国进入令人羡慕的“龙门”;而让人吃惊的是,接下来的50多年里,他却没有离开“农门”寸步,完成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今年3月中旬,朱英国回到母校罗田一中,为家乡学子做了一场院士报告,并捐出10万元设立奖学金。

  这似乎是一次对家乡的告别。离他1959年考入武汉大学,走出大别山已近60年。

  朱英国生长于大别山区罗田县农村,家境贫困。小时候,朱英国曾是儿童团一员,给八路军放过哨,还念过几年私塾,后来砍柴、放牛、种田,每个假期是父母干农活的得力助手。在高中时一个暑假,山上松毛虫大量繁殖,田埂上的乌桕树发生大面积虫害,他带头打药、用火烧,全身起疙瘩,但坚持到最后,获得当时县乡政府表扬,事迹上了当时的《罗田报》。

  在填写高考志愿时,朱英国连填了3个武汉大学生物学的志愿。他说,“理由很简单,就是想当一名农业科学家,让家乡的亲人和自己远离贫困和饥饿。”

  最初的梦想终于实现,朱英国考上了武汉大学,攻读植物遗传专业,后留校任教。在武大读过书的很多罗田籍学生还记得,朱英国经常请他们到家里吃饭,聊家常,他对山区故土、家乡人民怀着深情厚爱。

  上世纪50年代末,在那个以跳出“农门”为荣的时代,朱英国进入令人羡慕的“龙门”;而让人吃惊的是,接下来的50多年里,他却没有离开“农门”寸步,完成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长期和农村、农民、农业打交道,朱英国感觉到近年来劳动力特别紧张,种一亩田的成本不断上涨,有些地方的田地荒芜了。他为此思考: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科学家肩负的社会责任。

  “如果一个村能有一个农学院毕业的大学生,那么,中国农民的素质会得到基本改观,中国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和中国农村的规模化、现代化的建设就有了可能。三农问题要得到根本改善,应该从农业院校做起,从我们这些为农民服务的科学工作者做起。”

  2007年4月9日在湖北枝江市问安镇党校举办水稻新品种“珞优8号”栽培技术讲座时,朱英国吐露一份忧思与期盼:新一代的农民不能满足于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有限经验和常识,还必须学习最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

  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坚持走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道路,致力于为“三农”服务,是朱英国的执著追求。他积极参加国家级重点学科“发育生物学”、十五“211”工程重点项目“植物与动物发育生物学”、武汉大学遗传学学科建设。2011年,朱英国带领武汉大学研究团队,与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湖南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建设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

  几十年来,朱英国不知疲倦地奔波田间地头,沐浴风雨,追逐水稻育种的春天。

  2015年5月,朱院士从海南回来,由于连日奔忙,身体极度虚弱,到医院把医生都吓坏了,下了病危通知书。医生多次叮嘱他,不能再到处跑了。

  “保命对我没有意义。”朱英国回答。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205998-1.html

标签:农机 人间 院士

上一篇:吉林秸秆还田显成效 黑土地保护任重道远
下一篇:韩长赋:加快推进东北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市场化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