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收获
谷子完全收割需破题借锅做饭
“谷穗和麦穗不一样,是弯曲的,目前市场上也有谷子联合收割机,但都是小麦、水稻收割机的‘改装机’,无法真正匹配谷穗弯曲特性收割需要,漏谷穗,碾压出来的谷子含杂率高,不利于下一步加工成商品米。”王建福说。
谷子脱粒时的损伤和损失问题依然是脱粒机企业的首要技术难题。后来,郭平毅选择了日本的一款农机,对筛子等关键零件进行了改装,实现了谷子收割、秸秆粉碎、脱粒一次完成,经过在山西晋中寿阳、忻州繁峙县等地试验示范表明,收割效率和脱粒效果取得了质的突破。
“比以前是好多了,但漏穗的问题还存在,捡谷穗也不是长久之计。”郭平毅教授团队的王宏富教授说。
“把谷穗直起来。”郭平毅说,“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方向。”据了解,山西农大选育的一个尚未进入评定阶段的农大10号,就是一个矮化直穗的品种。“国家谷子体系今年也有个直穗的品种进入试验示范。”山西省农业厅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杨军介绍。这意味着,直穗品种有可能是解决谷子机械化收割的一把钥匙。
这个话题的另一面是,如何像研发直穗品种一样,为谷子量身定做匹配机具。
谷子相对于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而言,播种面积小而分散,机具需求量少,小众化特征明显。农机企业一没有做公益的实力;二没有利润驱动,很难有研发的动力。研发投入大、回报率低,所以我国针对谷类的专用机具一直难以突破。无论是地头的土专家,还是农机厂的正规军,在谷子机械化农机具研发中,大多是小麦、水稻等作物的“改装者”。
如何改变谷子“借锅做饭”的机械化窘境成为一个课题。“政府补贴,让大学、农科院等公益研究机构和农机企业合作,形成产业联盟,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是一个路径。”山西省农机局推广站有关人士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