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直播与沿海农民撒播习惯最为接近,在广东地区推广前景广阔。”广东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刘胜敏告诉记者,根据不同气候条件,早造直播适宜在粤东粤西等沿海地区开展,晚造则可以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作业。不过,刘胜敏也指出,水稻机械化直播对土地平整要求高,不然水稻生长容易出现不均匀,“另外,由于缺乏育秧环节,直播水稻成熟会比插秧水稻晚一个星期左右,如果要同时机收,直播要比插秧提前一周进行。”
在提升直播技术水平的同时,广东也在探索适合本省情况的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路径上做足了功夫,特别是注重将机械化生产线播种和机械化插秧相结合。“一条水稻机械化硬盘播种流水线,通过基质铺盘、引水、播种等工序,每个小时可以覆盖350~700盘基土。”刘胜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每亩地需要16盘秧苗计算,每条播种线每小时可满足20~40亩地的需求。同时,生产线精量播种秧苗成秧率高、质量好、生长均匀,配合机械化插秧,水稻栽插密度、基本苗和有效穗数量等指标均可明显提高。刘胜敏认为,与机械化直播相比,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人工成本较高,育秧所需土壤多,基质需要经过测土配方预处理,因此较适用于工厂化集中操作。
政策+市场:推广双管齐下
有了种植好技术,还得有落地好方法。在广东,打通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政策手段和市场力量正在双管齐下。
今年春耕伊始,位于广东省连州市西岸镇的“农事服务超市”便忙得不可开交。所谓“农事服务超市”,便是由该镇冲口村蔬菜生产合作社依托购置农机,按照每亩300~400元的价格为周边农户提供犁耙田、播种、育苗、插秧等9个项目的“一条龙”服务,农户也可以根据需求购买价格10元到200元不等的单项服务。今年,与冲口合作社签约购买服务的土地面积已将近一万亩。这种全新的社会化农机服务模式,既节省了农户种植成本,也倒逼当地土地进行规模化整合,更成为农业机械化推广的重要抓手。今年,广东省还将重点扶持两家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把包括水稻直播、机插在内的先进农机技术应用到更广范围。
除了做强做大农机社会化服务外,从3月开始,一场以“补短板促机插,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为主题的大型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展开。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观摩培训、指导服务、集中宣传等形式,突破水稻种植机械化难题,带动全省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提升。活动紧紧依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在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区、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基地以及水稻机插薄弱、空白镇区等新建1~2个1000亩以上的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基地不一定连片,但要在县域范围内显示出显著的示范带动能力。”陈楚楷表示。
除了省级层面,为了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广东不少地方也各显神通。在全国首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珠海市斗门区,除了水稻机插可以获得每造每亩60元的作业补贴,区农机安全监理站还安排85万元资金专项扶持农机合作社引进育秧大棚和育秧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