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业机械化供给结构在发生深刻变化。从技术上看,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由大田作物向农业全领域拓展,由耕种收向产前产后延伸。农业品种选育把机械化适应性列为审定标准,籽粒机收品种等育种攻关加快推进,绿色高产创建攻关将农业机械化作为重要平台,轻简栽培正在成为农艺改进的基本趋向,品种、栽培和机械装备加快配套,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开辟了更广泛的空间。但是,农机科技创新不足、成果转化不多、农机农艺融合不够,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单项农机化技术比较多,集成配套和系统解决方案研究刚刚起步,农机化技术的储备和研发还不够,必须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科技的有效供给能力。从产品上看,近年来,农机装备制造水平明显提升,品种不断增加,产品性能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农机品种增加了100多种,农机工业总产值位居世界前列。智能技术、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上应用步伐加快,大型跨国农机企业纷纷登陆国内市场。但是,农机工业大而不强,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缺门断档和中低端产能过剩并存,机具的可靠性、适用性有待提升,结构性矛盾仍旧突出。必须更加重视引导和促进农机工业的转型升级,增强中高端、全产业链装备的研发生产,提高农机装备制造水平。从服务上看,随着农机拥有量快速增加,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发展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由大范围的跨区作业向周边规模化服务、合作型服务、自用型服务转变;由传统的耕种收“老三样”服务向集中烘干、集中育秧、统防统治转变;由遍布千乡万村的小门店服务,向农机4S店、农机电商、远程诊断维修等新型服务方式转变。但是,农机服务产业化程度不够,机制不灵活,服务质量效益总体还不高;农机合作社等新型主体人才缺、观念旧、用地难、融资贵等矛盾还比较突出,对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提高农机推广、鉴定、监理和培训等公共服务的能力,促进作业市场、维修市场、流通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农业机械化管理方式在发生深刻变化。管理主体上,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跨界融合的深入推进,原来单靠一个部门就可以管好的工作越来越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越来越需要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和事业单位等方面的作用。管理对象上,由传统农户为主逐步向新型经营主体扩展,越来越需要创新管理方式,增强管理的精准性、科学性、指导性。管理权责上,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管理事项下放,省市县的调控空间增大,地方承担了更多政策落地、项目落实的管理责任。部省层面更多的转向规划引领、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管理手段上,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加快推进,传统的管理服务模式已难以适应发展要求,必须创新方式方法,更多地运用市场化、信息化手段,运用法治方式、典型模式和制度安排推动工作。推进工作的重点上,由过去的争资金、批项目、催进度,更多地转向政策创设、标准制定、信息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上来。
总之,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和形势的深刻变化,农业机械化工作对象、内容、领域等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必须以变应变、顺势而为,主动打破思维定式、路径依赖和工作惯性,适应发展新形势,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创新引领添活力,凝心聚力促融合,攻坚克难补短板,两端发力提质量,加快培育农业机械化发展新动能,展现农业机械化在稳产能调结构、降成本增效益、添绿色可持续等方面的新作用。关键是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和“三个融合”:
一是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引领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推进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创新合力,提升创新能力,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快出成果,快推成果,引领推动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改变不同程度存在的“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机难用”的局面。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管理创新,加快完善适应创新驱动的政策环境和制度导向,不断提高管理效能,破除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发展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二是更加注重农机农艺融合。以农业机械化引领作物品种改良和耕作制度变革,促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配套,破解主要作物和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难题,提高机械作业适应性,大力拓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空间,释放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潜能。适应农业机械化需求结构深刻变化,强化农机农艺部门间相互协调、科研单位联合攻关、推广机构相互协作,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促使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是更加注重农业机械化与适度规模经营融合。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推动规模经营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引领农机化技术集成示范、人才教育培训、农机服务方式创新等方面的作用,促使机械化与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推进农业技术的集成化、劳动过程的机械化、生产经营的信息化。加快推进农机服务规模化,引导农机服务主体向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
四是更加注重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促进信息化与农机装备、作业生产、管理服务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推动新发展。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大数据应用,提升农机试验鉴定、技术推广、安全监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着眼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效率效益,支持鼓励开展市场供需对接、机具调度、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让信息多跑路,让农机多干活”,促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