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迟暮总会不免让人感慨,老物件也是一样。比如曾经是农机界扛把子的手扶拖拉机,现如今可能很多人都没见过了。趁着它提名2016年北京国际设计周经典设计奖,我们也再去认识一下。
身长两米多,前方是一个单缸柴油发动机,架在一副轮胎上。从轮胎部位再延伸出长长的扶手,安装有操作部件。手扶拖拉机的叫法就是从造型得来的。眼前这辆手扶拖拉机,虽说已经破旧了。但在主人赵师傅看来,老伙计干起活来,依旧是一把好手。
手扶拖拉机机主赵师傅:“原来看过别人开,开始开慢一点,后来手就熟了。我开了二十多年了,我在西安干了回活,往回走周围的年轻人都在看,这是个什么车。”
油门还在脚下,但离合器却在左手边,档位在中间控制,方向要用手边的两根铁杆把控。至于这试驾感受,听听试开的记者怎么说。
赵师傅:“摇,使劲,使劲,放,放,放。”
成功完成第一步打火并不够。更重要的是保持平衡往前走。这速度虽然比步行快不了多少,但第一次试驾拖拉机,这表现可以及格了。
记者:“刚才我也是生平第一次驾驶这台手扶拖拉机,感觉非常的神奇。首先它的把子非常地难以操作,它需要手脚并用才能完成整个换挡的工作,其次是它的这种发动方式不是钥匙,而是需要摇臂,通过不断摇摆的方式来引燃这台发动机。”
赵师傅说,当年买这辆拖拉机时,花了2200块钱,在村里也算头一份,农忙时节有了它,不知道省了多少力。一晃几十年过去,它渐渐退出大众视野,没想到借着北京国际设计周经典设计奖提名,重新被大家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