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追记著名小麦栽培学家余松烈:一生牵挂在麦田
2016-06-28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为农情怀:农民自发送来“金质奖章”

  4月22日上午,在余松烈老先生告别的队伍中,有一个20多位农民组成的群体,他们来自滕州市,60多岁的王其金就是其中一位。

  “这是我第二次来山东农大了。1996年6月26日,我就和韩敬田两个,代表120万滕州农民,来这儿向余老师赠送金质奖章。今天,我们又一大早赶来,献上了专门制作的6个彩布大花圈,表达滕州农民对余老师的爱戴。”王其金说,“我们来的20多人,都是余老师的农民学生,是余老师教会了我们怎样种小麦拿高产,余老师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不仅是滕州,德州平原、潍坊诸城以及河南、河北、山西等地,都有农民自发前来为余老送行。农民对余松烈的爱戴,来源于他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和对小麦增产的贡献。其中,滕州农民收益最大,也最为典型。

  滕州市原副市长刘希运,既参加过余松烈在滕州的小麦精播试验,后来又到山东农学院工作,与余松烈朝夕相处12年。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余松烈在滕州的故事。

  1975年秋播,余松烈下了火车,徒步走到了姜屯公社黄庄大队,向农民推广精播高产技术。农民问他:“俺一亩原先种30多斤种子,您就让俺种10多斤种子,这么稀,还能收到麦子吗?”余松烈说:“地力差,小麦分蘖少,可以多种。可您这儿地力好,小麦分蘖多,种稀了才会越长越好。”果然,这块麦田收获时亩产达638公斤,创下了我国冬小麦高产纪录。

  余松烈曾在自传中写道:“在滕州的5年,是我一生中最愉快、最紧张、最兴奋的时期。虽然生活比较艰苦,劳动比较沉重,但我始终沐浴在农民的温暖友情中,这是我向农民、向生产实践学习的最佳时期,我在业务上获得了大丰收。”

  余松烈在滕州的小麦科研和技术推广,使滕州长期成为全国小麦高产典型。滕州人民为表达对余松烈的爱戴,先后自发举办了3次活动。

  第一次就是农民自发为余松烈“授勋”。1996年,滕州小麦大丰收,农民将一枚专门精制的“科技兴农,功勋卓著”金质勋章,赠送给余松烈。

  第二次是滕州农民为余松烈出版《余松烈院士在滕州》传记。2006年,为庆祝余松烈85岁寿辰,滕州市科技局历经14个月努力,整理编写了《余松烈院士在滕州》一书,收录了老先生在滕州的点点滴滴。

  第三次是滕州农民要建设“余松烈小麦科技馆”。2012年10月下旬,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小组,到滕州采集余松烈学术成长相关资料,访谈当年余松烈的农民学生和朋友。在访谈时得知,级索镇正在准备建设“余松烈小麦科技馆”。

  教书育人:斯人已逝,“余”风长存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余松烈对社会的贡献,还体现在教书育人方面。在余松烈67年的教师生涯中,让他引以为豪的是培养了中国科学院李振声院士、中国工程院于振文院士等一批有影响的小麦专家。在中国农学界,余松烈与李振声、于振文的师生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学术交往、学术继承被传为佳话。

  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声,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著名小麦栽培学家、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于振文,1982年从山东农学院研究生毕业,1991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担任农业部专家顾问组成员、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

  目前,余松烈培养的毕业生,分布在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农业管理部门和基层推广单位。这些学生深谙余松烈学术成就,深受余松烈学术思想影响,他们已经成为研究推广余松烈作物栽培学理论,特别是冬小麦深耘断根、冬小麦精播高产、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理论和技术的学术传承人。

  余松烈在农业高等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地辛勤耕耘了66个春秋,先后主讲过生物统计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技术、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作物生理学、作物高产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余松烈十分注重教材建设,他主编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作物栽培学(北方本)》《田间试验方法》《冬小麦的栽培》等。为了完善和发展作物栽培学学科理论,余松烈不仅自己著书立说,还写下了数百万字的教材、讲义、专著、论文。

  山东农业大学校长温孚江介绍,在几十年的教学科研实践中,余松烈始终坚持和大力倡导“科学研究要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既要理论研究的创新,站在学科前沿,又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学术理念,贯彻落实“扎根基层,密切联系农民,重视实践,解决生产问题”的优良作风。现在,这些已经成为山东农业大学办学的宝贵精神财富。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191093-1.html

标签:农机 一生 学家 著名 追记

上一篇:300多亩玉米苗一夜被铲光 种粮农户欲哭无泪!
下一篇:“卡壳”插秧机两小时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