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王志刚:“互联网+”才能带来全新的现代农业
2016-03-11   来源:青海新闻网   

  开辟快速致富新途径

  2014年,由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新元村六社村民王占胜牵头,动员同村农机购机户积极参与,在当地政府及县农业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注册成立了互助县高远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

  48岁的理事长王占胜认定,当前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第二个快速发展黄金期,要主动作为。合作社立足互助县和周边地区农业生产发展实际,瞄准农机作业市场,紧紧围绕小麦、油菜、马铃薯、蚕豆、青稞、牧草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需要,主动与互助县及周边地区农业、农机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承担实施农机作业服务项目,开展机耕、机械深松、机播、机收等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不仅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也就近解决了新元村里40多名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2015年,高远农机专业合作社完成机耕5000亩、机播6000亩、机械深松6万亩、机收1000亩,全年农机作业服务总收入324万元。

  记者从省农牧厅农机管理局了解到,我省在保护性耕作、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业中,优先安排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实施,并给予作业补贴。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和种粮农民对农业机械开展复式作业的要求,许多农机合作社面对日益壮大的作业任务,不断扩大合作社规模,农机作业收入也不断增加。

  刚察县目前共注册农机合作社11家,拥有各类农业机械436台(套),服务农牧户659户,专业服务面积3.81万亩,年度总收入达到2069万元,农机化服务收入1385万元;贵德县福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通过购机补贴购置机具,共有大中型拖拉机12台、联合收割机1台、其它配套机具33台,2015年完成保护性耕作1.3万亩,主要种植牧草、油菜、青稞、玉米等作物,实现作业收入52万元。

  不断增强的服务能力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沟乡的复兴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富权,是有着丰富农机工作经验的农机大户,家中有全套耕、播、脱粒、收获等机具。但张富权知道,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只有不断扩大农机合作规模,才能形成行业合力,增强规避风险和市场竞争的能力。

  “我们复兴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后,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有各类大中小型农机具43台(套),资产总额超过百万元。合作社除了耕、耙、播、收获、脱粒、旋耕及病虫害防治、农田平整等农机化作业外,还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农机咨询以及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推广适合我们本地区的新机具,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张富权说。

  “像张富权一样,农机手经过各级农业、农机部门培训、指导和实践,掌握了机械操作、维修和相关的农艺技术,许多理事长逐步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职业农民代表,为农业生产造就了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现代农业人才。”赵得林说。

  随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壮大发展,目前,许多农机合作社由初期的机播、机收为主的单项作业,逐步向耕种收全程服务、流转承包土地等综合性作业服务拓展,并延伸到农机维修、零配件供应、农资代购代销和跨区作业、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销售等多种经营服务领域。

  “像我省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已建成以大通新华农机科技示范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现代农机合作社12个,合作社社员达到1063人,作业服务面积达到13.64万亩,年度总收入725.9万元。社员都具是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并经过培训考核持有驾驶证和操作证;12个合作社中有10个开展了跨区作业,作业面积可达数千亩至万亩;有4个合作社开展多种经营,包括农产品加工、农机维修、土地流转、小型工程建设,服务范围增大,服务能力增强。”省农机推广站研究员许振林介绍。

  如今,大大小小的农机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沿着“小合作、大服务”的方向,正有力地推动我省传统农业向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转变。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185825-1.html

标签:农机 全新 带来 才能 互联网

上一篇:青海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给力“三农”
下一篇:赵剡水:农机购置补贴应与产业结构优化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