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融合:一个“种地的”有多种收入
■ 采访札记
那山·那人·那牛
瑞士多山,两大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汝拉山脉占了国土面积的70%,平均海拔约1350米。
山地,虽然一度羁绊了瑞士发展的脚步,但也赐予了瑞士无比宝贵的财富。
大山,赋予了瑞士充沛的水源,包括莱茵河在内的众多河流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脉。充沛的水资源不仅滋润了土地、保障了农业,还催生了纺织工业、机械制造业等产业。
大山,赋予了瑞士茂密的植被,森林面积达12523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30.3%。葱郁的林木,不仅护卫了人们生存的家园,还装扮了这片土地,让它成为旅游胜地。
在与大山的相处中,瑞士人有了自己的哲学——“创造性适应”。
瑞士农民的房舍大多依山而建。一栋栋充满传统风格的三四层楼高的房舍,不仅拥有红色的瓦、尖顶的阁楼窗户,还将底层依托山势建成车库,外面再覆以拥有自然坡度的草坪,便与蓝天白云、雪山碧草有了和谐统一的韵味。
瑞士农民的牧场多在山间、坡上。从高处俯瞰,连绵的草地被绳子分隔成各种不规则的块状——颜色浅的,是放过牧的;颜色深的是正在抚育的草地;而点醉着黄色小点并隐约传来“叮当”牛铃声的,是正在放牧的草地。“轮牧”不但确保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还护住旅游业赖以为生的山水资源。
瑞士的许多农业深加工企业也在群山之中。雀巢公司的“甘耶”牌巧克力生产车间位于风景优美的布洛格小镇,企业周边错落分布着一栋栋农房,企业旁边的“巧克力博物馆”则是瑞士游客接待量第二大的博物馆。
瑞士的山、瑞士的人、瑞士的牛,合奏着人与自然、生产与生态和谐共生的协奏曲。于是,采访中听到的一些话语便充满了诗意——
“对于英格堡的人来说,旅游业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的成长过程与旅游相存相伴。”
“‘甘耶’巧克力工厂周边的农民始终能分享企业的成长,所以,有的农户祖孙三代都一直为工厂提供优质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