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的来看,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调整,产生了新市场、新要求,需要更多高端的、先进的、智能的、高效的、节能环保的装备。可见未来我国农机行业还将迎来一个“黄金时期”。有庞大的市场做基础,如果新的市场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能够生产出好的产品,我国的农机行业肯定还会在过去10年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这是不容置疑的。
那么,这个市场是不是我们的?中国的农机市场是一个十分国际化的市场,国外的几大农机巨头都到中国建厂,而且投资额都是非常巨大,意在占据中国的高端农机市场。事实上,200马力以上拖拉机,200-300马力以上的玉米直收联合收割机,300多马力以上的青饲料收割机已经几乎全部被国外品牌占领。2014年据了解,仅300马力以上的、每台售价在200-300万以上的国外青饲机,销量就达到几百台。新的机遇我们能够抓住吗?我觉得这就是挑战,主要来自于五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的挑战就是我们产品层次不够。我们的中低端产品适应不了新市场需求。另外一个产品品种不全。
第二个方面的挑战就是创新能力不够。很多核心的技术、核心关键件的技术没有掌握。比如说,液压驱动,虽然国内生产厂家已经着手研发,但是大流量的液压件还是要完全靠进口。再比如说,欧洲和日本发动机的排放都已经达到了欧IV阶段,而国内的发动机如果达到欧IV阶段将面临价格翻番。怎么样在国内开发先进技术,实现关键件国产化这也是一个大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的挑战就是我们的制造工艺。以往我们注重装备的更新,而对制造工艺的研究欠缺。有些欧洲的生产厂家装备水平与国内相近,但由于具有高的加工工艺,产品质量却更胜一筹。比如说,做动力换挡的变速箱,对齿轮的精度最低要求是七级,国内的拖拉机的传动箱最高是九级,加工设备与国外的设备水平差距很小,但是由于加工工艺的差异,给生产动力换挡产品带来了困难。
第四个方面的挑战就是管理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外就推行精细管理。位于意大利的纽荷兰拖拉机厂,每一个工位都有显示屏,应该做什么,做了什么以及作业要求都能一目了然,整个生产的过程都有记录,有据可查。工业化、信息化的“两化”融合,从管理突破,这样我们产品的质量才能上去。
第五个方面的挑战就是行业结构。经历了“黄金十年”,国内农机行业形成了“小、散、乱”的局面。以拖拉机生产厂家为例,我国有200多家,而全球也只有十余家,这样的行业结构,必然导致低水平产品产能过剩,甚至引发恶性竞争。今年市场形势低迷,企业纷纷打起了价格战,也是导致利润率低的重要原因。
农机工业的“新发展”
“新发展”就是靠创新驱动。过去,农机行业是典型的靠投入拉动,现在要向创新驱动转化,优化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满足新需求。
第一个是产品的创新。产品的创新离不开技术创新,所以说应该是技术和产品的创新,现在很多技术有待于解决。比如说,CVT技术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包括了机械、液压、电控几种技术的集成。拖拉机的CVT技术和像现在收割机用完全不同的,它是把泵和马达及机械件合成一体,最后形成一个传动箱加上电控系统集成一个传动系统。技术含量非常高。从全球市场来看,这一技术已经占了160马力以上拖拉机市场的20%左右。当前,农机的智能控制系统也很落后,国产农机装备的自动化、多功能化及智能化技术都比较欠缺。在未来的农机市场,动力换挡拖拉机,CVT拖拉机,大型通用的收割机,大型的、高效的、自走式植保式机械,还有青贮机械发展空间较大。
第二个是工艺的创新。注重制造工艺的研究,通过创新实现制造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第三个就是管理的创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使整个生产过程可查、可控。
第四个就是检测手段的创新。要保证产品质量,先进、完善检测手段必不可少。现在,国内农机行业在线检测、整机检测、性能检测等一系列的检测平台还比较薄弱,亟待提升。
“新发展”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主要还是靠市场。去年,奇瑞重工进入中联重科就是农机行业的重大调整之一,未来行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将继续加大。只有强强联合,或者是同产业链的重组才能使农机行业形成一批骨干大型企业;形成一批“专精特”的中小企业;形成具有实力有开发能力的、能够追赶先进水平的配套企业。
所以总的来看,整个农机行业面临着重大历史重任。国内农机市场潜力巨大,市场需求旺盛,这就是决定了企业有发展前景,决定了行业有发展空间。所以,大家要共同努力,抓住机遇,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的发展,去最大化满足市场的新需求。我相信,农机工业今年还会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