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一对大学生夫妻创办家庭农场当新型职业农民
2015-11-1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农民,曾一度被称为“受苦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汗满面,这是中国农村几千年来的农民剪影。因此,跳出“农门”,就成了农村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许。

一对大学生夫妻创办家庭农场当新型职业农民

资料图

  家住四川省泸县兆雅镇石龙村的肖学清挺争气,200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系,成了一名大学生。然而,知识丰富了,眼界宽了,本已跳出“农门”的肖学清却又做起了职业农民梦,曾经努力逃离的农村,又成了他追梦的大舞台。于是,2012年,在外学习了先进农业经验后,肖学清毅然和妻子回到曾经养育自己的家乡———泸县兆雅镇,流转50亩土地,创办了家庭农场,当起了新型职业农民。

  摸索:家门口发展现代农业

  清晨6点,沉寂了一夜的大棚温室里到处飘散着草莓清甜的香气。肖学清和妻子掀开塑料大棚入口,开始查看草莓果园。在肖学清的家庭果园里,20亩冬草莓已经开始泛红,肖学清说,从11月初到元旦,人们都可以来农场采摘草莓。

  这个时节,草莓很容易生病,肖学清的妻子刘一梅和其他5个固定工人现在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人工一一查找生病的草莓,然后进行及时的补救。“最近的天气不好,经常下雨,空气流通差,草莓很容易生病,而一旦生病就要及时进行补救,不然一颗草莓生病了很容易带动周围的草莓生病。”刘一梅认真地解释。

  据肖学清介绍,由于农场采用的是天然的蜜蜂授粉,因此每个大棚里都放置了一个蜂箱。而因为蜜蜂对农药很敏感,而且为了保证草莓的安全可靠性,所以草莓一般不打药,除病虫害基本上是人工操作。“一株一株地查找,叶子坏了的、果子坏了的,果子畸形的,都要摘下来,而且采下来的叶子、草莓不能留在大棚里,必须带出去,不然病毒也会传染。”

  肖学清今年29岁,个头不高,戴副眼镜。他和妻子刘一梅是在上大学时相识相爱,两人毕业后在四川成都等地的大型企业积累了先进农业生产管理经验后,就一起回到肖学清的家乡当起了新型职业农民。肖学清说,自己一直对农业技术很感兴趣,因此在高中毕业时,他便选择了农大,希望以后能回归土地,在家门口用专业的生产技术博得一桶金。“粗放的耕作方式会消耗大量人力、体力,完全靠的是吃苦精神,因此田园生活对于年轻人来说,往往没什么吸引力,但我从小在田间地头长大,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家门口做一片现代农业示范地,让大家跟着我一起赚钱。”

  徘徊:小小蚯蚓坚定了创业的决心

  农业投入大,回收周期慢,而且风险也不小。家庭农场从去年正式开始运营后,肖学清为了增加收入,每年上半年种植白菜、儿菜、黄瓜、茄子、南瓜等蔬菜,下半年则种冬草莓。

  第一年种植,因为天气的原因,加之经验不足,肖学清上半年种植的白菜、儿菜等收成并不好,而且也没有价格优势。但为了弥补亏空,到了白菜收获的季节,每天早上三四点,刘一梅便拉着大批量的蔬菜到集市上卖。“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七八百斤白菜,但是挣来的钱还不够当天请工人的工钱。”刘一梅说,本以为品质好的有机蔬菜可以打开市场,但没想到在销售初期连连遇到挫折。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181415-1.html

标签:农机 新型 职业 农民 家庭 大学生 夫妻 创办 一对

上一篇:泮国良:走现代农业路 圆生态旅游梦
下一篇:汪洋:用发展新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