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抓住机遇 众筹共享 扎实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2015-11-27   来源: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三、扎实做好“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重点工作

  “互联网+”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企业来说是想实现更大的利益,但是作为政府来说就要协调政府、市场、社会三方面的关系。

  首先,要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这是重要的切入点。通过电子商务这个利益的驱动,来引导广大社会投入研发农村电子商务的创新,统筹推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休闲观光农业电子商务的协同发展。很多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农村电子商务,首先都是从工业品开始的,因为工业品容易标准化,风险比较小。但是中国社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最具魅力、挑战和潜力的是鲜活农产品,同时,优质农产品特别是地域特色和文化相关联的农产品数量是有限的。所以,互联网时代要确定农产品特有的价值取向,不能跟工业产品一样搞秒杀。农产品电商要参照荷兰花卉市场,探索建立拍卖机制。

  第二,要深入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这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着重点。要按照全系统、全要素、全过程的理念,深入实施国家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工程,推广适宜农业、方便农民的低成本、轻简化的“傻瓜”技术设备。合理确定优先序,率先推进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方面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加强政企、公私合作,大胆探索租赁共赢机制,加大推广力度,扩大应用规模,尽快把使用成本降下来,确保农民用得起、用得上、有效益。

  第三,要抓紧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这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突破点。农业条块分割,数据共享的任务异常艰难,所以不能只建自己小的数据库,小的数据库刚开始有用,但是过一段时间使用效果就很有限了,因为没有进入到大数据的共享,受到局限。要学会建立相互之间共享的机制,这是当务之急,要消除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确实做到数据公开、开放,只有开放的大数据才真正有附加价值。

  第四,要大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这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落脚点。要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扩大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体系覆盖范围和使用用户,丰富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服务内容。12316及其他服务方式都应该强调政府通过移动终端服务,农业部将大力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如果农民都不会用手机,那我们的对象就接不到信息。这也包括农业生产产生的数据,都要让广大农民用起来。

  四、营造“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强化政府部门规划指导、政策支持、公共服务的作用,秉持开放、众筹、共享、共赢的互联网思维,推动形成产学研用协作协同的工作格局。

  第一,要强化政府顶层设计。政府部门和相关部门都要抓紧制定相关规划和实施方案。在省级层面,相关数据要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只有各个省整合好了,才能按照国家规划到2018年实现整个数据互联互通的要求。

  第二,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现在是市场经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任何工作都要从市场的观点出发,需求的观点出发,需求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农民。研究好了需求再进行企业性运作或者企业运作,政府支持或者协作。企业主体作用不到位,就不可能把盆景变成风景。“互联网+”现代农业这个技术相对工业来说落后了,而且因为农业门类很多,有活体,有生命体,要比“互联网+”工业复杂很多,这也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挑战。

  第三,要加快培育新农民。新农民过去讲是懂技术、会经营,现在可能要加上懂互联网。不懂互联网的农民就不是新农民。我们讲,团结、协作共同推进农业农村的信息化,共同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这一伟大行动的实现。农民、农村、农业是我们国家永恒的主题,几十年以后,我们可能还是世界上农民群体最大的国家,以后,我们还有很多农民,相当于整个欧洲的人口。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下一代人,都要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扎扎实实把“互联网+”现代农业这一艰巨光荣的任务做好。

  (作者:农业部副部长 屈冬玉)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181411-1.html

标签:农机 加快 发展 互联网 推进 机遇 共享 扎实 抓住

上一篇:韩长赋发表署名文章: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下一篇:韩长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