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产业是涵盖农业机械制造、农机作业服务、农机流通维修等内容的业态总体,是符合“两型”、引领“三农”、横跨“四化”的一个综合产业。湖南农机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在竞争压力持续加剧、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市场需求普遍不足、“谁来种田问题”日渐突出的今天,努力抓实农机产业培育,力争早日做成富民强省的活力产业,具有十分突出的优选意义。
六条路径加速农业机械化
实现农业机械化,能大幅度提升农业的效率与效益,大幅度降低农业劳动强度,使传统农业转化成广受年轻人欢迎的现代产业。湖南自然地理环境复杂,须按“六合一”工作路径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优化农业机械与调整农业布局并举。围绕水稻全程机械化和主要农作物全面机械化,创新研制一批先进适用农机供农民选择;科学调整农业生产布局,集中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山地林果业,提高农业机械综合利用率。修建机耕道路与研发轻简机械并重。加强机耕道建设,尽量让农机能够“上山下乡”;引导农机生产企业不断研发易于拆卸组装便利运输的小型轻简农机供丘陵山区使用。田间生产机械化和集中处理机械化并行。开展“适机农田”改造,尽可能将“小田变大、角田变方、坡田变平”,让更多农作物实现田间生产机械化;在不具备现场机械化作业条件的地方,择地实施脱粒、清选、运输、烘干等环节集中处理机械化。优质农业设施化和设施农业机械化并进。选择珍稀种养和高效产业发展钢架大棚、连栋温室、植物工厂等设施化建设;在大棚和温室中推广应用微小型农机和高科技设施,让设施农业实现自动化机械化作业。推广使用农业机械与加强农机维修服务并推。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各环节机械化,同时大力加强农机维修服务,合理布局维修网点,设立县级(区域)农机维修服务平台,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服务年限。千家万户与百千万工程并用。继续支持千家万户购买使用各类农机,不断提升农机装备总量与质量;注重农机组织化程度的提升,持续实施“财政扶持千家农机合作社”工程,让个体农户入社,让分散农机组团,把农机合作建成现代农业的全新主体。
五大战略提升农机制造业
湖南农机制造业起步早,具有一定规模,一些产品形成了湖南特色与相对优势。2014年,全省农机制造业产值达214亿元,成为湖南工业新军。2015年1-6月,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全省第三位,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排全省第二位,利税增速排全省第一位,呈现强劲势头。今后将加紧实施“五大战略”,提升湖南农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引入高端企业。抓实招商引资和产业引导,从省内省外引入高端农机制造企业,迅速提高湖南农机制造水平和产业总量,并由此形成对传统企业的发展推力。重点建设湖南农机产业园和长沙、益阳、衡阳、汨罗和双峰五个农机产业集聚区。嫁接适用科技。在传统农机上嫁接先进适用科技,内容很多,效果很好。引导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农机制造企业联姻,组织专家对农机生产企业实施技术会诊,指导和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形成新的研发生产能力。整合上市融资。推广双峰农机企业整合和省农机局牵头组建湘拖集团的经验,运用企业联盟和兼并重组等方式,引导和鼓励省内农机企业抱团发展,并择机上市融资,以求做大做强。努力支持中天龙舟和农友集团抓紧上市。拓展国外市场。湖南农机产品在东盟、非洲及中亚各国具有较强适用性和明显性价比优势,努力拓展湘产农机在这些地方的销售市场。重点落实俄罗斯潇湘农机产业园项目。收编机电友军。湖南机电企业众多,其中不乏强者。应顺应当前市场需求,引导机电企业转型生产市场空间更加广阔的农机,迅速形成湖南农机制造业的新生力量。
四个重点搞活农机流通业
随着农机装备的连年大幅增加,湖南农机流通已经形成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业态,且发展状况良好。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约有4.5万人从事农机流通职业,2014年全省农机流通业总值约60亿元,较前年增加13%。进一步做大做强湖南农机流通业,须“四力齐发”。重点完善农机销售服务网络。鼓励有条件的农机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合作建立农机品牌经销店,加快形成具有主机销售、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技术培训等功能的农机品牌经销服务网络;引导社会资源建立农机物流配送网络,推动建立农机生产企业品牌营销服务网络与专业农机流通企业销售服务网络相结合的新型农机流通体系。重点培育农机流通企业。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投入农机流通业,推动农机流通企业优化重组和跨区域发展,提升农机流通市场集中度。支持农机流通企业采用现代流通方式开展经营,提升农机流通业规模化、网络化水平。鼓励农机生产企业向流通领域延伸,培育壮大一批省内农机产销一体化企业集团。重点发展农机专业市场。合理布局农机专业市场,重点建设中国南方农业工程机械国际展示交易中心、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湘南农机机电大市场、湘北农机机电大市场、湘西农机机电大市场五个区域中心农机专业市场,同步改造升级现有农机专业市场,增强市场辐射带动和集聚效应。重点支持企业“走出去”。省农机局将主动对接“一带一路”,联系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鼓励企业参加国际农机展会、设立境外经销网点、建设区域技术服务中心,推动政府间合作,加速湖南农机走出去。
三项举措发展农机维修业
湖南已有800多万台套农机具,农机维修既是当前突出问题,又是今后可以迅速成长的产业。按照国际通行算法,湖南5700多万千瓦农机装备量,约需3万名维修技工,每年维修产业可达100亿元。发展农机维修业,须“三管齐下”。合理布局农机维修网点。重视县级农机运营保障平台建设,财政支持每县建设1—2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农机综合维修服务中心;发挥乡镇农机站优势,整合个体维修网点资源,集中建设乡级维修站点;利用网络平台,联络调动农村流动农机修理人员,形成县乡村分级联网的农机维修网络。扎实抓好维修技工培训。政、企、校联动,持续开展农机使用与维护技能培训,培养大批专业维修技工。同时借助“阳光工程”培训东风,扩大覆盖面,定期免费培训乡镇农机站和农机合作社人员,提高其修理技术能力,促进农机维修行业整体上水平。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修理设备购置补贴机制,制定出台税收、土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推动农机维修行业发展。采取政府搭桥的方式,鼓励农机生产经销企业投入技术、资金和设备,延伸售后服务链条,可将部分“三包”业务交由农机维修网点承担,可与农机维修网点成立合资企业,开办农机零配件经销业务,实行农机维修与零配件供应一体化服务。
(作者系湖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