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的农户路佳兴种植了400亩玉米,刚刚收割就销售给了粮食经纪人。
“因为水分非常高,所以销售的价格很低啊。”路佳兴说,由于测算的水分达到了32%,自己的玉米出售价仅为0.73元/斤。
同样在黑龙江省,据相关监测机构的数据,牡丹江市某粮点反映,当地烘干后的、水分在14%的玉米收购价格为1.1元/斤。
“如果不是着急用钱的话,我也会把自己的粮食烘干后再卖。”路佳兴说。
有业内人士说,玉米烘干之后,销售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同时,烘干之后的粮食,品质得到了保障,也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一举两得。
资料图
“一号文件”首提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也即2015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
“抓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重点支持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服务。”《意见》称。
据粮油市场报记者了解,烘干服务首次被“一号文件”提及,成为国内烘干业发展的重大利好。
有媒体解读认为,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17个、新世纪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给粮食烘干机械的发展送来春风。
2月4日,农业部下发的《关于扎实做好2015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中,也多次提及,应该重点推广烘干技术。
《意见》指出,在粮食和大宗农产品主产区,重点推广水稻机插、玉米机收、机械化植保、收获后烘干以及棉油糖等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意见》还称,重点支持专业化经营性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供种育苗、代耕代收、统防统治、农资供应、烘干储藏、农产品加工、市场信息及营销等服务。
此外,农业部在对2015年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工作进行部署的时候强调,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通过合资合作方式建设烘储设施,防止粮食过度加工造成浪费;大力推动粮食加工科技创新和推广,改善粮食烘储加工条件;并支持农民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流通,鼓励建设“粮食银行”,探索粮食产后统一烘干、统一加工、统一储存、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