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粮食生产大省,属稻麦两熟区,粮食总产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江苏省提出了“先麦后稻、先经济发达地区后经济条件一般地区、先解决农业生产主要环节,后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发展战略,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全省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已达到85%,基本实现粮食耕、种、植保和收获环节的机械化。
资料图
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崔桥村村民徐慧中告诉笔者,她家一共5亩地,都交给了锋瑞农机合作社来种,从种到收一条龙,打下来的粮食,可以卖给合作社,也可以自己留着。笔者问她是要粮食还是要钱,她笑着说:“要粮食回家还得占地方,还要防鼠防虫防霉。不费那个劲!除了卖掉的粮食,剩下的都存在合作社,每个月拿一次面。”
在邵伯镇锋瑞农机合作社,几台烘干机正在加足马力烘干小麦,理事长李雪峰讲,合作社除了原有的收割机和拖拉机外,还新建了烘干中心,每台烘干机每个批次可以烘干15吨粮食,形成了粮食收获、转运、烘干的一条龙作业方式,做到了真正的不落地生产,提高了收获效率与粮食质量,省时又省力。他抓起刚刚从田里收上来的小麦告诉笔者,这几日天刚下过雨,小麦的水分估计有30个点,合作社8台机组都在开足马力烘干小麦,要不这么多粮食,抢收上来也存不住。有了烘干机,不仅效率上来了,粮食还能卖上好价钱。
作为江苏省最早开展土地流转的农机合作社之一的溧阳市别桥镇海斌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王海斌讲,海斌合作社从水稻机插秧起家,那时候大家还不认机插秧,我们就一点一点做给农民看,逐渐农民认识到机插秧不仅省时省事省力,而且秧苗成活率高,产出的稻子产量高、米口感也更好。前几年有的人为图省事种直播稻,直接把稻种撒到田里长,直播稻密度大反而不增产,且后期杂稻杂草多,花费人力成本更高,而且口感也不好,现在又转过来让我们给他们提供机插秧服务。目前,海斌农机合作社除了机插秧以外,承担粮食耕种收植保等一条龙、订单式作业服务,基本实现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并积极延伸农机服务产业链,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说起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好处,王海斌扳着手指娓娓道来,自己合作社流转的两千多亩地,全都是吨粮田,农业机械化提高三率的作用就不说了,光是增产减损每亩就超过200斤。他告诉笔者,仅在收获环节,农业机械每亩可减少稻谷损失35斤左右,烘干环节每亩还要减少损失35斤左右,运用条播和机插秧技术,每亩又省种超过25斤,再加上机插秧机条播标准化生产带来的增产效应,每亩200斤的粮食妥妥的。
常州市农委农机处处长李亦告诉笔者,1990年至2014年,常州市农业劳动力从66.82万人减少到目前不到15万人,减少70%,占社会劳动者比重从35%下降到目前7%左右。与此同时,粮食(稻麦)平均单产从每亩396.6公斤提高到500公斤以上,水稻单产连续10多年居全省第一,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土地从4.6亩上升到38亩。劳均生产粮食从2462公斤提高到7000公斤以上,劳均农业产值提高了5倍以上,农业机械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水稻机插秧为例,一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每天能插秧50~80亩田,相当于50多个劳动力。由于机械化是标准种植,适当的秧苗间距对于作物采光,个体发育都有利。据调查,按照标准化种植,机插稻的出米率可达到75%~80%,相比于直播稻70%的出米率高出了5到10个百分点,并且在粮食的品质上也有较大的提高,让我们把自己的饭碗端得更牢。
为了加快粮食生产机械化推进步伐,江苏从2012年起,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指标上确定了“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五个环节,并依托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分步推进实施,整合资源,力争3~5年内在全省基本实现粮食生产的耕、种、植保、收获、烘干全程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