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机有了路 农民受了惠
2014-10-08   来源:赣南日报   

   如今,一说修农村公路,一般都指修村组水泥路。但在赣县吉埠镇建节村,驻村“三送”工作队仅仅是修了一条机耕道,就赢来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近日,记者到建节村采访时,当地村民谢朝生对记者说:“事虽然不大,但是解决了我们多年的难题,管用啊!”

  再过20来天,晚稻就要收割了,往年每到这个时候,谢朝生都愁眉不展的,谢朝生说:“儿子儿媳都外出务工了,家里就留下我和妻子两个老人,每年收割稻子的时候都很吃力。”

  建节村的水稻田都是沿着河流两边,由于地形崎岖,通往水稻田的道路很难通行。水稻田距村里的住宅相对较远,其中最远的距离1100米,最近的也有300米,耕作不方便,生产全靠肩挑背磨。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他们收割时用箩筐挑稻子,因为怕摔跤只能装半筐。

  近几年来,国家惠农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置农业机械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拖拉机、耕整机等农业机械得到迅速普及。但是,像建节村这样的农村由于没有机耕道路,使一些农业机械无法下田作业,致使耽误农时,浪费投资,农业机械的优势不能发挥。

  村民耕作不方便,他们因此多次向驻村的赣县重点办“三送”工作队反映,希望能解决这一难题。对此,“三送”工作队多次现场调研,最终确定解决办法,即从该村中围组至围内组修一条长3000米、宽3米的机耕道;土地调整、青苗补偿及协调工作由村民自行负责;修路的材料就地取材,使用农户旧房拆下来的建渣铺筑。

  通过多方努力,仅1个月时间,机耕路便顺利完工,建节村村民为之欢欣鼓舞。“总共出资10来万元,却提高了500多亩庄稼的机械化种植水平。”“三送”队员徐来京骄傲地对记者说。

  “‘三送’工作队真的给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谢朝生说,有了这条机耕路,今年打谷子就不用愁了,不仅小型收割机方便下田了,稻谷也可以轻轻松松地运回来了。村民谢中礼则告诉记者,庄稼地隔远了不种的话,心里又总丢不下,若说继续种,感觉挺累挺麻烦,“如果不是修好了这条机耕路,我明年可能就不会再种庄稼了。”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147824-1.html

标签:农机 农民

上一篇:保靖:农机大户“饭菜”双收过百万
下一篇:八五二农场支持农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