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大力建设农机化生产道路 助力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腾飞
2014-08-25   来源:眉山日报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要真正实现农机化生产,就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农机化生产道路。2014年度,我市农机化生产道路建设,紧紧围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和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建设,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技术走基层、政策进农家活动,整合项目资金,在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产业示范基地,配套建设完善农机化生产道路1554公里,便利农机作业、便利运输、便利参观,构建了农机化生产道路“进组、入院、到田、联网”的道路畅通网络体系。


资料图

  便民利民 农机化生产道助农增收

  8月20日,艳阳高照,正是水稻收获的好天气。位于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的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水稻已经开始进入收获时期。联合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收获后的水稻翻装到农用货车里通过农机化作业道路运输。

  “有了农机化生产道,这片区域内的栽插和收割都可以实现机械化操作,我们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种粮才有‘搞头’。”谈到农机化生产道,区域内的种粮大户喜笑颜开。两条长6.7公里的农机化作业便道,纵贯东坡区太和镇、悦兴镇粮食生产主产区,不仅使这里的规模化生产成为现实,更让当地村民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村民自种土地十分方便,同时土地流转租金也每亩上涨了近200元。

  东坡区太和镇、悦兴镇农机化作业便道建设是我市农机化生产道建设的一个缩影。“要致富,先修路”已成为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把农机化生产道路建设纳入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

  如今,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进组、入院、到田、联网”的机耕便民道畅通网络已逐步构建,有效地实现了家家通、户户通、田间通,便利农机下田作业、便利交通运输、便利游人参观的“三便利”农机化生产道路,正在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农村交通状况的改善,催生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村、专业社和专业大户,同时也吸引众多的开发业主和科技人才,形成了粮食、畜牧、茶叶、水产、蔬菜、水果、中药材、竹木八大优势特色产业,农机化生产道路真正成为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支撑。

  规范建设 助力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

  在青神县南城镇百花村,得益于农机化生产道建设,该村大部分土地流转给了当地的顺丰家庭农场,不仅实现了规划种植,其小麦、玉米种植也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农机化生产道路建设,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我市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我市已建成东坡太和稻菜、仁寿珠嘉粮食、彭山观音葡萄、洪雅茶叶、丹棱梅湾水果、青神沙溪河水产等各具特色的农机化生产道路建设示范区。

  在农机化生产道建设中,在道路的实施范围、审批程序、建设原则、建设方式、管理与监督、工程验收、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重点指导,以一接干道、二连农家、三进田间为工作思路,以“线路直、弯道少、视觉好、路基实、路面平、坡度小、标号高、设施齐”为建设标准。同时,制定配套措施,切实加强管护,有效解决了无人管路和无钱养路的问题,推动了农机化道路建管规范化、制度化。

  为将农机化生产道作用发挥最大化,我市采取“四个结合”推动农机化生产道建设。即将其与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相结合,与大交通、移民扶贫、新村建设规划结合,与“千斤粮万元钱”、“吨粮五千元”粮经复合产业基地建设规划结合,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培育县建设结合,将涉农项目资金打捆使用,使道路、田块更适合农业机械化生产。

  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资金38658万元,修建农机化生产道路2183.5公里,其中建设示范园区田间道路719.3公里,对加快眉山农业产业发展正在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145654-1.html

标签:农机 都市 近郊 道路 建设 生产 大力

上一篇:幸福歌声经得起积淀 农机好声音精彩不断
下一篇:农业部: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