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麦收时节・双行线》 同一片田野
2014-06-19   来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者:韦雪 任磊萍)   


资料图

  6月1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麦收时节・双行线》第四篇《同一片田野》。

  曹宪钊:我不是说没时间陪各位领导,我们这个时间实在跟你们城里人不一样,真是。好多工作我得去做啊。

  听到我们提出要全天跟着采访的要求,曹宪钊的话语里透着为难。三年前,他在河南省封丘县成立了“亲耕田”土地流转合作社,如今已经集中了3万多亩耕地。麦收时节,正是一年里最忙的时候。

  坐在村口的尹传月倒是愿意跟我们攀谈。去年,尹传月把家里的7亩多土地全都交给了曹宪钊流转。跟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今年的麦收最让他省心。

  尹传月:一给给他,啥都不用管,一亩地麦是500斤,到一定的七月十号就给你麦了,你想要麦要麦,你不想要麦,就是当下这个市场价是多少钱一斤,一算,好比500斤麦该是650块钱,一亩地就给你650块钱。

  同样出身农家的曹宪钊也曾想方设法离开土地,他跑过运输、卖过农资,最终却还是回到了田里。

  尹传月:我们把土地整合好以后我们来管理土地,这里面潜力也不小,因为我们国家每年对农业的支持都非常大,而且每年都提高。

  豫北平原上,麦子已经成熟,但曹宪钊却苦恼打下的麦子没地方存储。几个仓库的用地手续一直么有批下来。

  尹传月:我们县长他也不敢违背原则啊,因为有一条文件规定,你尽量不占用耕地,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严,也都不愿去担好多责任。

  尹传月没有他的“老板”那么多烦恼。现在,他更愿意把做农活叫做“上班。土地流转合同明年才到期,尹传月已经开始琢磨起续约的事情。曹宪钊也有长远的打算:

  曹宪钊:我们要流转10万亩的话,就要在封丘建一个托管培训中心。

  记者:这是干嘛的?

  曹宪钊:就是培训下面的农技人员,农民,另外我们还准备培训输出农民工,没地了么,他们要出去打工了,但是他们没技术出来的时候会有点困难……

  告诉我们这些时,曹宪钊正开车从城西的麦田里赶回县城去谈合作,路旁是一片连着一片等待收割的金色麦田。

  麦收大数据:据农业部统计,截至去年(2013年)年底,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3.4亿亩,是2008年底的3.1倍,流转比例达到25.7%,比2006年提高21.13个百分点。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超过287万户。3.4亿亩的流转耕地中,有56.52%的土地用于种植粮食作物。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141272-1.html

标签:农机 麦收

上一篇:部农机推广总站刘宪调研河北“三夏”农机化生产
下一篇:河北将迎夏粮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