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每逢麦收季节,收割、播种、粮食、汗水,金色的麦田里演绎着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主题。而另一种候鸟式的人群却轻装上路,一把镰刀、一顶草帽、一个口袋?,他们是――麦客,中国古老的职业割麦人,他们踩着麦子成熟的节奏,用双手挑战着机械?。
如今,随着农业机械的普及,麦客的劳动效率被几百倍的提升,也使得他们的劳动,更有尊严。展望未来,或许在某一天,麦客将成为一个历史词汇。
马万全(歌声):天上嘛下雨,地下滑呀,走到那路上滑不怕呀……
2002年6月,42岁的麦客马万全手拿镰刀,弓着腰,在河南巩义的农村一边割麦子,一边唱起歌。他和同伴从七百多公里外的宁夏泾源县来帮人收麦子。这一趟,他赚了700块钱。
日本广播协会(NHK)制作的这部纪录片中,在2002年同样到河南收麦子的,还有从河北藁城开着收割机来的农民。31岁的李新建赚到三万多元,大约是半台收割机的价钱。
当年,用镰刀的“老麦客”已经受到收割机“铁麦客”冲击,只能在机械施展不开的山区找到主顾。并不算富裕的河南农村,也让他们羡慕:
老麦客:你这房子盖得确实挺好的。我们觉得有点羡慕啊。
雇主:没啥,就是劳动致富呗。
老麦客:你们这大概人均收入?
雇主:纯收入两三千。
老麦客:你们这确实不错,我们那地方不行。
马万全说,出去做麦客,除了挣钱,更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
马万全:在家里待得人有点傻,太老实了,出了门,这些性格上都有很大的改变。
但这毕竟是“又脏又累”的辛苦活,当年,他们一度不愿意再被拍摄:
老麦客:不能拍了,绝对不能拍了。把俺拍到这个程度,太下贱了。
马万全说,那时候怕熟人在电视上看到,不好意思。事实上羊槽村的老乡们真正看到马万全上电视,是在今年《舌尖上的中国2》,编导以12年前的纪录片为线索找到老马,请他去陕西拍了割麦子的画面。在这之前,他已经几年不做麦客了:
马万全:至少是个五六十人、一百人,慢慢到几十人,前三年再没人去了。挣不上钱了,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