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爱军是河口镇天池合作社的负责人,他先后投入200多万元、流转了1500亩土地用于从事蔬菜和粮食种植生产,年利润达20万元左右,在全县像这样规模的专业合作社为数不多。然而,令记者意外的是,在天池合作社流转的1500亩土地中,竟有1000亩是在离河口镇20公里外的 茶镇江安村。一个河口镇的合作社,要到那么远的 茶镇流转土地,的确让人匪夷所思,缪爱军无奈地告诉记者,这样做实际上是为现实所迫。
2011年,缪爱军与别人合伙投资50万元购买农机,成立了天池合作社,并在河口镇小 村流转了330亩土地开始规模化种植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本来信心满满地规划着自己的合作社,但他没想到,在这片流转的300多亩土地中,不仅夹杂着22亩桑叶田,还有一些废沟、废塘,无奈之下他又自掏腰包,先后花了10多万元,平整土地两次,这才使得土地适宜种粮。土地平整后,缪爱军便新增人员投入大规模种植,可等到夏季收稻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因为流转的土地周围,农路较窄,大型收割机开不进来,只能采用几台小型机械收割,到傍晚收工时田里全是麻袋,需要人工把收完的稻米,一包一包从田里扛上来。“不运上来不放心,可运上来就得花钱雇人扛,况且沟渠路还不配套。”他告诉记者,其实合作社早已购买了大型收割机,如果流转土地周边的水泥路再宽些、平整些,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型机械下田去农作,就能省去人工扛米袋的麻烦。
2012年,考虑到扩大流转面积、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缪爱军来到 茶镇江安村,考察了当地的沟渠路,他觉得这是一块理想的田地。于是,他当机立断,和江安村签订了流转1000亩土地的协议,专门用于蔬菜种植。他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看中江安村的土地,一方面是因为江安村通过两年的省级滩涂开发项目,路、桥都比较宽,适合大型机械下田作业;另一方面是因为江安村在平整土地、迁移坟墓等工作上下了大功夫,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使得大片大片的土地可以被流转用于规模化农业生产。之后在江安村流转土地的收益也证明了缪爱军的选择是明智的。
“将来合作社还是要进一步扩大面积,但河口镇附近像江安村有如此大面积的连片土地并不多。” 缪爱军希望河口镇周边的几个行政村能够完善基础设施,对土地进行平整,为更多的像自己这样的合作社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