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现代农业化农机专业合作社新年新气象
2014-01-21   来源:第一农经   

  18日上午,记者来到黑龙江省克山县仁发村,走进仁发现代农业化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会议室,只见一张张朴实的面孔洋溢着欢喜,桌子上摆满了成捆成捆的人民币,原来,合作社正在给社员发放分红。

  村党支部书记兼仁发合作社理事长李凤玉高兴地说:“今年咱们合作社共种植了10000亩马铃薯、3700亩玉米和3000亩大豆,合作社盈利5329万元!入社农民每户平均拿到红利2.4万元,每亩分红922元,比当地没入社农民每亩增收600元以上。”

  仁发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10月,拥有各类农机具130台套,从播种、中耕到收获配置齐全,但最初效益并不好。李凤玉说,合作社是新生事物,农民担心收益少,一开始不愿带地入社。加上土地流转价格缺少吸引力,2010年只从农民手中流转1100亩、代耕6万亩。“土地少,几百马力的大型农机用不上。代耕利润又小,一年下来,合作社纯收入仅13万元,有的社员甚至提出退社。”

  为了吸引农民以土地入社,2011年仁发农机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100元,即每亩35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高于市场价,如何保证效益?精明的李凤玉有一个规模经营的效益账:统购生产资料、机械化耕作可降低种植成本,每亩比农民少花100元。应用“大垄技术”和现代化农机提高粮食产量,每亩比农民分散种植增产100多斤,亩效益仍达400多元。

  “看到合作社效益好,今年以土地入社的农民就多了。”李凤玉很得意,以前求着农民入社,现在农民主动找上门。合作社社员已经从2010年的7户增加到现在的2436户,入社土地超过5万亩。

  李凤玉介绍,合作社现在全部土地上了农业保险;县里推行了农技人员包保制,把土地增收与农机人员收入挂了钩,科技人员像种自个儿家地一样严格指导科学种地;在政府扶持下,合作社70%的土地上了喷灌设备;在县政府监管下,以土地经营权的收益权作担保,合作社的贷款渠道畅通了;合作社的公积金积累越来越多;县里还在冬闲时候开展了上门劳动力培训……这些,都给合作社经营上了一道道“保险闸”。

  2013年仁发合作社投资建起一个粮食烘干塔、一个种薯厂。2014年,合作社计划建设一个肉牛养殖场、一个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李凤玉,正带领着仁发现代农业化农机专业合作社在致富的路上阔步前行。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128826-1.html

标签:农机 新年 气象 专业

上一篇:湖南将投3亿财政资金支持农机合作社建设
下一篇:合作社“龙头”引领宁夏农机化发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