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县桥江镇,田边高护坡让农机下田极为不便。近日,想着开春后的农机作业,伍联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李佑国眼中满是焦虑。 本报记者 刘勇 摄
本报记者 刘勇 通讯员 李柏槐
隆冬时节,记者在湘西、湘北等地农村走访发现,尽管硬化的乡村公路已四通八达,但“要致富,先修路”的口号却屡屡被农民重新提起,成为一种新的期盼。
“我现在最想修的路是机耕道。有了机耕道,农机才能下到田里去,现在种田才有钱赚。”溆浦县卢峰镇麻阳水村村民张平田的说法,代表了许多还在坚持种田的农民的心声。
可是,记者调查发现,机耕道在全省大部分地区“欠账”太多,导致农机常常“无路可走”,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
农业机械“望田兴叹”
常德市鼎城区韩公渡镇属于湖区,尽管田地平坦开阔,但农机大户陈国教仍然抱怨:机耕道少得可怜,农机“跨”过一个小水渠就得费半天劲;农机作业常不成片,如收割水稻时,不是损毁“插花田”的禾苗,就得等“插花田”收割后再过机械,耽误大把时间。
而在处于丘陵、山区的麻阳、涟源等地,缺乏机耕道的影响更加显而易见:一些“高岸田”,农户请一台收割机,绕好几个圈子也未必能进入田间,效率大打折扣,安全性也不高,无奈只得抛荒。
来自平江县的数据显示,全县现有58万亩水田中,42万亩未修机耕道。尽管一部分以搭临时桥等办法解决机械进田难题,但仍有20万亩水田采用“原始”的人工作业办法。“收割一亩水稻,收割机只要100元,人工收割至少要200元;而一台收割机作业一天,相当于30个劳力一天的作业量。如果不采用机械化,种田成本怎么降得下去?农业从哪里出效益?”平江县农机局负责人的“账本”算得很清楚。
在辰溪县农机局局长张学文记忆中,全县机耕道只是“依稀可见”;在邵东县45万亩的水田版图中,60%因缺乏机耕道而无法让大中型机械进田……尽管暂时没有全省的整体统计情况,但一个又一个“个案”说明:全省机耕道“欠账”太多是不争的事实。
“有机无路走”,许多农民朋友只能“望机兴叹”、“望田兴叹”,既影响了利用补贴政策购置农机的积极性,也阻碍了农业现代化步伐。
机耕道“先天不足”
机耕道的“欠账”到底是如何造成的?为什么在今天显得特别“扎眼”?
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认为,最大的一个原因在于,机耕道建设“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全省现有机耕道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前后。当时,为了少占耕地,节约建设成本,机耕道都是由各村或村民小组自行建设,修建标准很低,多为土积而成,宽度也多数在2.5米以下,只能勉强满足小型耕整机和人力板车通行。
田地承包到户后,农村机耕道建设、养护进入“休眠期”,多数地方对机耕道的直接投入几乎为零,几十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机耕道状况日益恶化,逐渐由宽变窄、由好变差、由多变少、由有变无。如,有的农户为了一己之利,将田埂年复一年地向路面推进,使得机耕道路面越变越窄,时间一长,机耕道变成新田埂,别说过机械,人行都成问题。
近几年来,有的乡村在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也安排了兴修机耕道。但由于乡村机耕道建设的规划、布局和管理没有明确归口管理部门,随意性很大,相当一部分道路缺乏长远规划,也没有按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要求来规划布局。
另一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牵引”下,全省各地农机种类、数量都急剧攀升,使原本就数量甚少、破损不堪的机耕道压力倍增,显得比以往更为“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