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销售前的铺垫
示范田效应。所谓的示范田效应就是在产品经销区域内的一个村或几个村选取不同的地块做产品示范或实验,平时可以免费提供农药供试验田的农民试用。在病虫害发生时用事实说话,让未用该农药的农民了解、知道其使用效果。当他们发现这些产品对发生的病虫害的确有用时,他们自然深信这些产品是好产品,那么他们自然会选择购买,销量和效应自然会随之提升。
从三个方面着手,做好一个农资零售商
培养意见领袖为你的“口舌”。而在每个村子里,都会有那么几个乐于传播信息、较有威信,比较受大家信任的人物,如村干部、科技种植先进户、致富能手等,这部分人可以被称为村民的“意见领袖”。终端零售商应该有目的地培养这些农民信任的公众人物为自己的口舌,让这些“意见领袖”为产品销售做宣传。
培养这些人为“意见领袖”并不是难事。可以在平时与他们多接触多联系,并培养彼此间的信任和感情。在农民遇到发生病虫草害的情况时,免费为他们提供药品供他们试用。有了这些细节上的实惠与好处,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在平时的言语中为这些产品做出不错的口碑宣传,这样终端经销商就等于为自己培养了免费的产品推广员。而这些意见领袖说出来的话,也往往比零售商本人更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从而拉动终端和产品销售。
二、销售的技巧
产品的陈列。作为一个农民,无论从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上都是最低层的,那么他将如何鉴别一个产品品质的好坏呢?方法如下:一是终端销售人员的推广介绍。二是产品包装,再就是给他直观和感官的产品摆放,即卖场的陈列。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是凭感觉到店来买产品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购物意向。环境好的店面会给予顾客良好的印象,对产品质量产生信任感;相反则不然。这就要求终端零售商在此方面引起注意。在进行门店形象管理的过程中,门店不要求豪华,但一定要干净、规范、卫生、有序,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农民掏钱,才能对第一次进店消费的农民形成满意的消费感;其次是应时产品摆放要醒目、突出、造型,季节性产品要注意及时倒换;最后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店内条幅、宣传画进行不断更新,应时宣传。毕竟,宣传可为产品销售的成功推波助澜。
产品的介绍:话术。所谓话术,即准备好一套完整熟练的产品介绍,对所卖产品的特点及卖点进行提纯,特别是把产品特有的功能和特点提炼出来,在农民前来购买产品时,用最简练、最精辟、最能吸引和打动人的语言介绍产品,讲出自己产品相比于其他经销商的产品的最大优势所在之处。
另外,大家一定不要轻视购买前的产品介绍,因为消费者往往只给你一次介绍的机会,而介绍时讲得好与坏也会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购买决定,以及他购买后的口碑传播。其实,同类产品的卖点大多大同小异,农民面对种类繁多的产品,大多不知道怎样去选择和购买。这时终端零售商就有必要费些心思,把产品的卖点换一种方法或以适当夸张、幽默诙谐等较为独特的方式讲出来,吸引农民的眼球。不过这些技巧运用的前提必须是所卖的必须是优质的产品,而非假冒伪劣产品,否则即使你讲得天花乱坠,谎言也有被揭穿的时刻。
三、产品报价
面对五花八门的农资产品,很多农民没有能力鉴别产品质量的好坏,但他们会本能地把价格作为评判质量的一个标准。买价格高的怕买贵了,价格低的怕质量不好。针对农资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产品报价,方法有如下几种,仅供参考。
价格对比法:高低与适中价格的产品对比。在农民选购产品时通过两级产品的对比,重点推出你打算销售的产品类型。
利益算账法:此法主要针对高价位的产品。推广高价产品需要零售商耐心向客户推介产品特性,通过投入、产出的对比,这样想主推的产品就能推销出去。
熟记客户和老价格法:针对新客户,故意告诉他产品还是老价格销售,这样就能从直观上使得新客户易于接受产品报价。
价格分析法,即小数报价法。通过对每亩地或每桶水多少钱,向农民仔细分析产品使用量,核算投入产出比,推出产品。
引导成交法:此法针对新产品的推广。新产品需要打开销售市场,引导在买卖交易中作用很大,零售商的积极引导能使洽谈顺利进行。它能使农民转移对产品价格的顾虑,能使农民在购买农资产品过程中,变得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