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缺锌性黄叶
1.1 缺锌性黄叶症状:缺锌黄叶主要在有机质较为缺乏的浅沙田,或冷水田、深泥田较为常见。主要表现症状为:水稻栽后15-20天,水稻僵苗不发(冷水、深泥田),或虽在前期生长旺盛(浅沙田),但分蘖盛未期出现叶片黄化,多数从上部新叶(倒数1-3片叶)开始,自叶缘、叶尖沿叶脉向下向内扩展,叶脉绿色,脉间黄白色,老叶叶身出现散生的红棕色斑点,叶尖发红枯萎而呈赤枯状,严重时叶枕距平位甚至错位,新叶叶枕低于下位叶叶枕而呈“倒缩稻”。叶片抽生困难,病株明显矮缩“坐蔸”。有时田间出现斑驳不匀的黄化“坐蔸”病块,形似发病中心。冷水田、深泥田在冷泉水中心位置或田坎下开始发病,逐渐向外延伸,浅沙田大多在出水口位置先发病,且发病较为严重,也有在田间呈斑驳不匀的发病块,类似“坐蔸”样发病中心。
1.2 缺锌发生的原因浅析:
1.2-1土壤长期渍水,还原性强,导致土壤中锌的有效性降低而诱发缺锌(冷水田、深泥田)。
1.2-2施肥不当:偏施N肥,过量施用磷肥,影响作物对锌的吸收,或作物体内养分不平衡诱发缺锌,如浅沙田多有此表现。
1.2-3作物耐性:同一田块种植不同品种,有不同表现,一般糯稻较易缺锌,其它耐肥的优质品种较易表现,可能与品种对锌的需求差异、根际利用或耐受缺锌程度有关。
1.2-4有机质缺乏,从而腐殖酸含量低,对土壤中锌的有效利用降低,从而引起缺锌。
此外,低温、强光对锌的有效性亦有一定影响。
1.3 缺锌症的预防补救:
1.3-1 结合施底肥亩施用硫酸锌肥4-6斤。
1.3-2 发现缺锌,及时叶面施肥补充锌肥:可亩用硫酸锌3-4两+富含腐殖酸、氮、磷、钾及镁、铁、硼等元素的叶面肥共同兑水叶面喷雾2-3次,也可叶面喷施代森锰锌2-3次,可有效缓解症状,促新叶抽生恢复。
1.3-3 为全面解决问题,应在叶面喷施补充锌的同时,亩用硫酸锌4-6斤拌复合肥或钾肥或沙土撒施,但不宜与草木灰、尿素等混用,以免化学分解失效。
2 、 缺镁性黄叶:
2.1缺镁性黄叶症状:水稻缺镁先由老叶(下位叶)表现症状,叶片黄化、脉间失绿,叶脉绿色,严重时,下位叶常于叶枕处折垂,叶片夹角大,近似与水面平行。
2.2、缺镁原因:
2.2-1 土壤耕层浅(浅沙田),保水保肥力差,淋溶性强,供镁不足。
2.2-2 长期不用或少用含镁肥料如钙镁磷肥。
2.2-3 过量施用氮肥或钾肥,植株前期生长过旺,由于氮肥的稀释效应和钾肥的吸收拮抗作用,导致植株体内镁的缺乏。这点在浅沙田的出水口植株极易表现症状。
2.3、缺镁症的预防补救措施:
2.3-1及时叶面喷肥:亩用含镁的硼镁肥200-400克加富含腐殖酸、各种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共同兑水60-80斤喷雾2-3次。
2.3-2由于水稻缺镁症多发生在有机质贫乏的酸性土壤中,因此,全田撒施含镁熟石灰,可缓解症状。
2.3-3由于镁元素参与叶绿素的合成,但在水稻缺镁后,即便补充镁元素,对已发生黄化的叶片不能恢复绿色,仍呈黄化状,进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实已对水稻生长造成影响,为此,缺镁田应早发现早采取措施,或在施底肥时就施用含镁肥料如钙镁磷肥、硼镁肥等。
2.3-4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有助于改善土壤环境,防止缺镁症的发生。
3、水稻早衰黄叶
3.1 水稻早衰症状:水稻早衰大多发生在砂田或浅砂田,由于前期生长速度快,土壤保水保肥力差,肥分渗透流失严重,后期养分供给不足,在水稻拔节孕穗期(吸肥高峰),极易出现脱肥早衰。早衰植株自下而上,叶色褪淡,无论新叶,老叶都呈黄绿色,叶片变窄、变短,株矮而瘦,严重时下部老叶枯黄。
3.2早衰原因:
3.2-1土壤有机质贫乏,砂性强,保水保肥力差,淋溶性强,肥料渗透流失损耗大。
3.2-2施肥不科学:持效期长的复合肥施用量较少,后劲不足,而流动性、渗透性大的氮肥施用次数少而集中,土壤吸附能力差,浪费严重。
3.3补救措施: 3.3-1在分蘖末期,应根据苗情酌施促(保)花肥,可亩用复合肥10-15斤,或尿素8-10斤+钾肥8-10斤,可有效预防早衰。
3.3-2改变施肥习惯,对保水保肥力差的土壤施肥上应重施持效期长的复合肥,氮肥宜分次施用,以免渗透造成浪费。重视孕穗期促花期、保花肥的施用。后期早衰,由于根系衰退,吸肥能力下降,宜叶面喷肥,如富含氨基酸或腐殖酸及多种中、微元素的叶面肥兑水喷雾2-3次。
4、缺钾黄叶
4.1缺钾症状:水稻缺钾,首先老叶(下位叶)表现症状,老叶叶尖、叶缘褐变或焦枯,同时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大量细小褐色斑点,近似锈迹,新叶变窄小,上叶小于下一位叶,越长越缩,植株矮缩紧凑。
4.2缺钾原因:
4.2-1常年偏施肥,不施或少施钾肥,作物对土壤中钾素掠夺,导致土壤中钾素缺乏。
4.2-2土壤砂性强,保水保肥力差,加上钾素的移动性大,造成淋溶损失。
4.2-3土壤排水不良,渍水严重,还原性强(冷水田),根系活力低,影响对钾的吸收。
4.3预防补救措施:
4.3-1出现缺钾症后应及时追施钾肥,亩施足钾肥20-30斤。现在市面上出现许多诸如活性钾、纳米钾、高钙钾、海藻钾等伪劣产品,农民在施用这些含钾量甚低(微)的所谓“钾”肥后仍表现缺钾症,应杜绝这类伪劣产品的施用。
4.3-2提倡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稻草还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中钾素的含量。
4.3-3改变施肥习惯,科学合理平衡施肥,对保水保肥差的土壤,宜分次施用钾肥,尤其重视分蘖末期钾肥的施用。以满足水稻在拔节孕穗期对钾大量吸收的需求。
4.3-4对排水不良,还原性强的冷水田、深泥田,宜及早开沟排渍,避免长期淹水灌溉。
生产上有时几种元素缺乏症同时显现,应综合分析,及早预防,综合治理。本文摘自《191农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