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期,有报道称:吃米的更具集体主义思想,离婚率较低;吃面的更个人主义,性格更独立,离婚率较高。网友热议,吃小麦让夫妻关系恶化,转吃稻米就会减轻些?当下的离婚与社会制度关系更大,如收入差距,男女地位、工作制度、社区服务等。
最近《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从水稻与小麦种植解释中国大规模心理差异》的论文。该文基于稻米理论,从农耕作物角度出发,用小麦和稻米在种植方式上的不同,来解释南北文化差异对婚姻的影响,然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吃米的更具集体主义思想,离婚率较低;吃面的更个人主义,性格更独立,离婚率较高。
此新闻一出,引起网民热烈的讨论,总体而言,对此文结论吐槽的占了多数。笔者认为,《科学》对学术论文的审核流程素有公论,倒毋须置疑,但公众对食物对婚姻的影响是否真的这么大的疑问,指向的正是该研究的因果链条拉得太长。
从研究方法上看,因果链条拉得长,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相关性就不太好验证了。在这个研究中,水稻对离婚的影响正是走过了这样一条很长的链条:种水稻较小麦更需要集体协作,于是吃水稻的就更有集体主义意识,然后因为这种意识,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倾向于不把自己看得太大,到了婚姻关系上更会习惯从家庭整体角度来思考,因为这种思考角度,相较而言他们不会那么轻易离婚。这段推导,几乎每一步都进行了数据验证,但是仅仅从上面这堆逗号中,就能看到这个因果链条之复杂程度,更遑论不少转折位置的逻辑跳跃关系。如此一来,自变量(水稻)对因变量(离婚)的影响已非常牵强,甚至可能到了一个难以确定其作用的地步。
科学研究喜欢假设当其它因素不变时,自变量的变化如何带来因变量的变化。如父亲工薪增加,儿子零食开支也会增加,通过对大量父子采集这两项数据,以回归分析,推导出相关性有多大。但问题是,在现实世界中,“其它因素”总会有影响,因为父亲是否烟鬼酒鬼、家中有否卧床老人、学校是否全寄宿等等,都会影响结果,它们如何发展几乎都不可控。回到离婚问题上,夫妻是否有宗教信仰,所在社区有否家庭综合服务,身处的法律制度如何处理离婚申请等因素,显然都会更有力地影响一对“感情破裂”的夫妻是否离婚的决定。相较之下,吃米还是吃面,在后工业时代,是否会有点微不足道?
现时中国每年离婚数与结婚数约为1:4,在大城市会高一点,如广州最近公布的数字则是1:3.5。与吃水稻还是小麦相比,恐怕更多人会把离婚的原因归为感情破裂和性格不合。但在这些体面的理由之下,其实触动解除婚约念头的,往往还有那些让人不安的原因,如外遇、家暴、中年危机、不良嗜好、工作狂等等。吃小麦是不是让夫妻关系中更容易出现上述问题,转吃稻米就会减轻一些?
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人会同意,当下的离婚可能与社会制度有更大的关系,如收入差距,男女地位、工作制度、社区服务等。因此,如果目标是降低离婚率,与其讨论食物的植种方式,倒不如放多点心思在如何提供鼓励和睦家庭关系的政策措施之上,例如让劳动者早点下班回家享受家庭时光,社区提供更多家政服务,及时处理各类矛盾,在收入分配上更有力地向夫妻中弱势的一方倾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