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资讯:江苏省南部稻区褐飞虱虫量上升较快
2014-08-19   来源:新农资360网   

近期,苏南、沿江、丘陵局部褐飞虱虫量上升迅速,已超过重发的2005年同期,发生态势严峻。各地要加大病虫监测预报力度,落实“治前控后”策略,确保控制危害,为夺取今年水稻丰收打下基础。
一、当前褐飞虱虫情
7月13-20日苏南、沿江局部灯下出现一个褐飞虱成虫峰,峰期累计诱虫150-230头。截止8月6日,全省约60%地区灯下见虫,单灯累计迁入虫量,苏南、沿江、丘陵局部180-320头,列近十年来第3位前后,其他地区大多列2005年来第7-9位。8月6日前后调查,田间虫量上升迅速,苏南、沿江及丘陵地区系统田或观测圃百穴虫量5-60头,通州观测圃76头,田间以若虫为主;苏南、沿江及丘陵局部7月下旬查见短翅成虫,8月6日调查,张家港、宜兴、溧阳、高淳、句容、通州系统田短翅成虫百穴虫量5-20头,通州少数田块百穴短翅雌成虫高达32头,远超过大发生指标;部分地区田间短翅成虫比例高,句容短翅成虫占成虫比例的80%。各地田间虫量不平衡性较大,局部大面积上平均百穴虫量在10-20头,高于重发的2005年及2008-2009年同期。
据气象部门预测,8-10月平均气温全省大部地区较常年偏高0-1℃,其中9月和10月全省大部正常略高。天气条件极有利于后期褐飞虱繁殖及滞留危害。
二、防治意见
据各地调查,目前五(2)代褐飞虱在局部地区积累虫量较高,8月上中旬是五(2)代褐飞虱产卵繁殖的高峰期,也是防控当代危害、压低下代发生基数的重要时期。褐飞虱危害性极大,历史教训十分深刻。各地要充分认识当前做好褐飞虱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狠抓二个方面工作不放松。
1、虫情监测不放松。由于迁入虫量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加上防治工作开展不平衡,田间虫量地区之间差异明显,各地要紧扣“面广、量足、质高”要求,“看好灯、守好田”,同时加大田间调查频率和调查范围,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长势与生育阶段田块加大普查力度和频度,确保及时准确掌握害虫发生动态。
2、科学防治不放松。一要坚持“治上压下”的防治策略。近期大部分地区处于低龄若虫盛期,发生量较大的地区,要突击开展防治,减少六(3)代和七(4)代发生基数,减轻后期防治压力,力争防治主动。8中旬要结合纹枯病、稻纵卷叶螟、螟虫等病虫害的防治,打好以纹枯病、褐飞虱为主的病虫防治总体战,防治结束后,要做好防治效果检查,对残留虫量仍较高的田块及时开展补治。二要选用正确药种、用足药量和水量。可选用烯啶虫胺、吡蚜酮、醚菊酯、毒死蜱、异丙威等高效低毒单剂或其复配剂。水稻生长中后期要用足水量,确保防治效果。三要注意安全用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菊酯类等农药,要交替使用农药,同时注意农药对水生生物、家蚕及蜜蜂的影响;高温季节用药,要选择在上午9时前或下午5时后施药,施药人员要注意防护,确保人身安全。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0-149035-1.html

标签:水稻,稻田,大田,金卡特 资讯,农资新闻,肥料,农药,施肥

上一篇:资讯:从国际农化巨头的战略转移 看未来农化的发展之路
下一篇:资讯:撑起“蚊帐”种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