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资讯:中国科学院研究水稻中硒、汞相互作用
2014-08-25   来源:新农资360网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学科研究中心生物医学组赵甲亭、高愈希等人基于贵州清镇汞污染现状,通过实验室模拟水稻汞暴露剂量及条件,利用同步辐射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等金属组学方法,详细研究了水稻植株内的硒、汞相互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Selenium modulates mercury uptake and distribution in rice (Oryza sativa L.), in correlation to mercury species and exposure level 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金属组学专门杂志Metallomics 上。该工作中的X射线荧光成像(XRF)得到了北京同步辐射装置4W1B实验站陈栋梁等的大力支持。

  我国是亚洲最大的汞生产和使用国,长期的汞矿开采、冶炼、涉汞物品使用以及燃煤等造成了部分地区严重的汞污染。水稻可以吸收、转运和富集汞,因此,食用稻米是我国居民汞暴露的一条重要途径。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对维系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可拮抗汞的毒性。

  该研究通过利用实验室水培,结合土培方法对汞暴露水稻进行适量的补硒,发现补硒不仅可以提高稻米的产量,而且可以降低水稻各组织中的汞含量,抑制水稻对汞的吸收、转运和蓄积。硒在降低稻米糊粉层中汞含量的同时,还可以显著降低汞在稻米胚部位的蓄积,说明硒可以缓解汞对水稻发育的影响。研究中还发现,硒对水稻中无机汞的吸收、转运和蓄积的抑制作用要比对甲基汞的影响更显著,提示水稻对无机汞和甲基汞的吸收、转运和蓄积过程不同。该研究表明硒可以降低汞对水稻的植物毒性,并且抑制汞在稻米中的蓄积,对进一步探索提高我国汞污染区稻米质量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除水稻外,高能所多学科中心还利用金属组学方法研究了大蒜、线虫、小鼠、大鼠及人体内的硒汞拮抗作用。

文章链接

高能所利用金属组学方法研究水稻中硒、汞相互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0-149019-1.html

标签:水稻,稻田,大田,金卡特 资讯,农资新闻,肥料,农药,施肥

上一篇:热点:揭密冰桶挑战背后,不为人知的商业秘密!
下一篇:紧急资讯:多地水稻急性纹枯病暴发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