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农业必然要求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节水省肥省工增产新型肥料优势明显
——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产业发展中心张树清博士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肥料产品的更新换代也不断加快,以缓控释肥、水溶性肥料、生物肥料等为代表的新型肥料异军突起,开始在农资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新型肥料新在哪儿?有哪些优势和特点?发展前景又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产业发展中心张树清博士。
土壤承受力下降对肥料提出更高要求
化肥历来是农作物增产的重要因素,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达40%,但长期以来化学农用品的不合理使用,也给耕地质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张树清告诉记者,我国耕地土壤盐碱化、酸化严重,重金属、农药、劣质化肥污染使耕地质量下降,50%以上的氮素损失,磷钾未被固定利用,连茬种植作物导致土传病害加重,土壤普遍缺少有机质和中微量元素,微生物活性差,生产潜力和肥力下降。
“人们往往有些误区——只给作物施肥,不给土壤施肥;重视无机化肥,轻视有机肥;重视氮磷钾,轻视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和微生物肥料的作用。但事实上,作物种植必须考虑土壤属性。不仅要看土壤的氮磷钾含量、pH值等化学肥力指标,还要看土壤盐碱化、板结程度等物理肥力和生物肥力指标。”张树清说。
“发展新型肥料是发展高效、绿色、可持续农业的必然要求。”张树清说,随着人们对农产品开始从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农民耕作模式、施肥习惯的改变和土壤的承受力,
对肥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形势下,赋于更多功能性的新型肥料应运而生。
节水省肥省工增产新型肥料优势明显
新型肥料新在哪儿?张树清介绍说,新型肥料是在传统肥料基础上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配方、新技术嫁接和复合形成的不同功效性能、作用特点的多类肥料统称。包括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生物肥料、有机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等。这些新型肥料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氮肥利用率,有的还能起到生防、抗旱等作用,可以明显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张树清举例说,比如生物肥料,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肥料制品之一。田间试验的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肥后,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经济产量提高10%~20%;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作物的经济产量提高10%~30%。生物肥在降低肥料总成本5%~15%的情况下,仍能提高产量10%~25%,农产品品质也有明显改善,还能增加土壤肥力。
另一种新型肥料——水溶性肥料也日渐成为市场的热点。张树清说,水溶性肥可以喷施、冲施,还可以和喷滴灌结合使用,能实现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具有节水、省肥、省工、增产的特点,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作物品质以及减少劳动力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它符合节水农业‘水肥一体化’对肥料的要求,是未来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水溶肥在山东蔬菜基地、辽宁、广西、新疆等经济作物区,已经开始被认可和接受。”
节水农业必然要求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张树清告诉记者,我国每年使用的化肥在5500万吨左右,虽然目前新型肥料约占不到两成,但其发展的空间很大,势头也很强劲。
“新型肥料有市场、有需求,市场拉动力非常大。”张树清表示,传统尿素一袋利润也就20元,而新型肥料的利润是传统肥料的几倍甚至十几倍,生产商和经销商的驱动力很强,很多企业纷纷投资开发新型肥料。
虽然新型肥料的价格较高,但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接受。张树清对记者说:“像我们研制开发的一种微生物菌液4公斤包装的能卖到95元,在北京通州地区使用得很好,因为这里种植的草莓价格高,春节时每公斤能卖到100~120元。在一些地区,新型肥料已开始在温室大棚和设施农业推广应用。”
张树清还提到,很多新型肥料的原料十分易得。我国有非常好的肥料资源,例如酵母厂剩下的酵母液,味精厂的氨基酸液,都可以加工成新型肥料,这也是农产品加工环保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
“新型肥料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张树清说,节水农业是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随着“水肥一体化”工作的不断推进,滴灌、喷灌节水设施农业面积不断扩大,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日益高涨,水溶肥有望“闯”出一片节水农业的新天地。此外,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应用面积逐年增加,随着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的不断扩大,生物肥料和化肥、有机肥的结合运用,也必然成为适应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作者:王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