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稻亦有道】 水稻基础知识
2014-12-04   来源:新农资360网   

一、水稻的种类

按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可分为旱稻和水稻两类,我国主要是水稻,旱稻种植极少。

按品种不同,可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

按成熟期不同,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

二、稻作制度

l 单季稻(一年只种一季稻的稻作制度);

l 双季稻(在同一块稻田里,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两季水稻的稻作制度)

可分为双季(一年内或连年在同一块田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间作(在一块地上,同时期按一定行数的比例间隔种植两种以上的作物,间种的两种作物共同生长期。)和混作稻(混作简单地说就是乱七八糟的种,排列不整齐,但是符合自然的生长状态,收获必须靠人工,好处是在病害防治方面相当有研究价值。)

l 三季稻(在同一块稻田里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三季水稻)

三、水稻主要种植区域

稻谷在各种粮食作物中平均单产最高,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29、总产量的42.4。全国90以上的稻谷集中于淮河、秦岭以南的南方地区。

(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太费劳力,现今已基本没人种)。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本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

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四、主要种植时间点

l 单季稻

北方华北地区是单季稻。一季稻一定要在清明前播种,四月底五月初移栽(如条件允许,还可在谷雨移栽),9月上中旬开始收割。北方东北地区是早熟单季稻,播种时间为四月左右,收割时间为8月下旬。

l 双季稻

南方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早稻4月中旬播种,5月初插秧,7月下旬收割,紧接着马上晚稻插秧(称为双抢),一般必须在立秋前结束,10月下旬-11月晚稻收割。

五、 水稻主要气象灾害及病虫害种类(地域差异)

上文我们简单介绍了中国主要的水稻产区,一共可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亚区。

1. 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位于南岭以南,中国最南部,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包括194个县(市)(暂不包括台湾省),水稻面积占全国的17.6%

A. 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

东起福建的长乐县和台湾省,西迄云南的广南县,南至广东的吴川县,包括131个县(市),常年双季稻占水稻面积的94%左右,实行以双季稻为主的一年多熟制,品种以籼稻为主。主要病虫害稻瘟病三化螟面临台风秋雨两类气象灾害

B. 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

包括滇南41个县(市),多数地方一年只种一季稻,叶枯病二化螟等为主要病虫害。

C. 琼雷台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

包括海南省和雷州半岛,共22个县(市),台风影响最大,土地生产力较低。双季稻占稻田面积的68%,多为三熟制,以籼稻为主。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三化螟等。

2. 华中双季稻稻作区

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包括苏、沪、浙、皖、赣、湘、鄂、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陕、豫两省南部,是中国最大的稻作区,占全国水稻面积的67%

A. 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亚区

包括苏、浙、皖、沪、湘、鄂、豫的235个县(市),春季低温多雨,早稻易烂秧死苗,但秋季温,光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双季稻仍占2/52/3,长江以南部分平原高达80%以上。一般实行“早籼晚粳”复种。稻瘟病,稻蓟马等是主要病虫害。

B. 川陕盆地单季稻两熟亚区

包括川、陕、豫、鄂、甘5省的194个县(市),春旱阻碍双季稻扩展,已下降到3%以下,是全国冬水田最多地区,占稻田的41%。以籼稻为主,少量粳稻分布在山区。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稻飞虱

C. 江南丘陵平原双季稻亚区

南岭以北,湘鄂西山地东坡至东海之滨,共294个县(市),但梅雨后接伏旱,造成早稻高温逼熟,晚稻栽插困难。稻田主要在滨湖平原和丘陵谷地。平原多为冬作物—双季稻三熟,丘陵多为冬闲田—双季稻两熟,均以籼稻为主,扩种了双季杂交稻。稻瘟病,三化螟等为主要病虫害。水稻单产比其它两亚区低15%

3. 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共391 个县(市)。水稻面积占全国的8%。

A. 黔东湘西高原山地单双季稻亚区

包括黔中、东、湘西、鄂西南、川东南的94个县(市),北部常有春旱伏旱,影响插秧、抽穗、灌浆。大部分为一熟中稻或晚稻,多以油菜--稻两熟为主。稻瘟病,二化螟等为主要病虫害。粮食自给率低,3050%县缺粮靠外

B. 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

包括滇中北、川西南、桂西北和黔中西部的162个县(市),冬春旱季,限制了水稻复种。以蚕豆(小麦)—水稻两熟为主,冬水田占稻田1/3以上,稻瘟病、三化螟等为害较重。

C. 青藏高寒河谷单季稻亚区

云南的中旬、德钦和西藏东部的芒康墨脱等7县,适种水稻区域极小,生产条件差,水稻单产低而不稳。

4. 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共457个县(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3%。冬春干旱秋雨多而集中稻瘟病二化螟等为害较重

5. 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吉全部和辽宁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共184个县(旗,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3%。北部地区常出现低温冷害稻瘟病稻潜叶蝇等危害较多。

6. 西北干燥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是主要稻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0.5%。种稻完全依靠灌溉。基本为一年一熟的早、中熟耐旱粳稻,产量较高。稻瘟病蝇蛆为害较重。旱、沙、碱是三大障碍。

六、 水稻各生长发育时期对环境的要求

1. 幼苗期

是种子萌发到三叶期这个阶段,一般又分为种子萌发阶段和幼苗生长阶段。

浸种发芽,发芽的需要温度是秈稻为12℃,梗稻为10℃,适温30℃-32℃,最高温度可达40℃-42℃,但是在育秧期间最低不能低于5℃,或0℃,在低温下会出现烂种、烂芽和烂秧。

2. 水稻返青期与分蘖(niè

返青期是移栽后,从秧田到本田成活的缓冲阶段,大约在4天左右,要求即是浅水,因水太深,淹没了生长点(心叶),透气性不好,也会烂秧,或成活缓慢,返青后接着以分蘖为中心,生长根和叶片的营养生长期。

A. 温度

水稻分蘖最高适温为30-32℃,最适水温为32℃-34℃。最高气温38℃-40℃,最高水温为40℃-42℃,最低气温为15℃-16℃,最低水温16℃-17℃。水温在22℃以下分蘖就较缓慢。低温使分蘖延迟,且影响总分蘖的有效穗数,因此要求在15℃以上时开始插秧。

B. 光照

在分蘖期需要充足的阳光,以提高叶片的光合强度,制造有机物,促进增加分蘖数。在自然光照下,返青后3天就开始分蘖,若只50%自然光照时,返青13天才开始分蘖,若只有5%的自然光照,不但不产生分蘖,连秧苗也会死去。

C. 水份

分蘖期是对水最敏感的时期,但是只要求水田水饱和状态,或浅水最有利于分蘖,在高温条件下(26℃-36℃),土壤持水量在80%时会产生分蘖最多。如深水灌溉,水层超过田8厘米时,使分蘖节光照弱,氧气不足,温度又低的情况下,抑制分蘖。但是田过份干,持水量在70%以下时,也会停止分蘖。

D. 营养

在分蘖需要营养多,有效分蘖也多。营养多可促分蘖和生长快而多。如果营养少、分蘖也少或停止。所需的营养中是以氮、磷、钾为主,特别是氮肥最需要。最好氮、磷、钾配合追肥最有利。

3. 拔节孕穗期

拔节孕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水稻生长发育迅速增大,根群最大、稻株叶面积达到最大,同时稻穗开始分化,拔节孕穗是决定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每亩有效穗数的巩固时期,及粒重的决定时期,主要因素在于外界条件影响。

A. 养分

幼穗分化过程中,水根的根群不断增加,最后3片叶相继长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需要养份的时期,如果在这时期缺乏营养,对幼穗分化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生产上要进行中耕追肥,约在抽穗前30-40天的时期,以促进颖花分化,这次肥也可称“促花肥”;在抽穗前10-20天可喷施肥一次,即是雌雄花芯形成期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最需肥防止颖花败育,确保粒多,这期追肥为“保花肥”。

B. 温度

幼穗分化的适温为26℃-30℃,以昼夜35℃,夜温25℃更有利于成大穗。幼穗分化的外界温度为15℃-18℃,但最敏感时期是减数分裂期。在减数分裂期,对高温和低温的危害,都会引起颖花的大量败育和不孕。

C. 光照

光照强度对幼穗分化有密切的关系,光强有利于幼穗分化,据试验证明,在幼穗分化期用两层沙布遮光(透光约为自然光的1/6-1/8),颖花退化比对照多30%。

D. 水份

幼穗分化到抽穗,是水稻一生需水最多的时期,尤其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需水最敏感,所以在这个时期一定要保持田间持水量在90%以上,如果缺水会影响到颖花发育。但是水份过多受淹,也会引起不利影响,如全部淹没也会死亡。

4. 抽穗结实期

在水稻抽穗结实期,营养生长基本停止,这时期为生殖生长占主要时期,一切任务是保持粒多、重的关键时期。

l 抽穗与开花

A. 水稻抽穗

水稻幼穗分化后1到2天稻穗从剑叶叶鞘中抽出,有50%抽出,为抽穗期,有80%抽出为齐穗期。抽穗时由于低温或肥水不足,常造成稻穗不能全部抽出,生产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包穗”或“包颈”,被包住的造成疱粒或空壳,如杂交水稻抽穗时温度低于20℃时,会造成100%产生“包穗”而无收成

B. 开花

在正常情况下,稻穗抽出就能开花,整个开花过程一般为1-2个小时。温度对开花时间影响较大,高温开花时间短,低温开花时间长,有时可达2个小时以上。

l 灌浆和结实

A. 光照

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影响稻叶的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向谷粒的转运,高产水稻谷粒充实的物质,90%以上抽穗后,是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供给的,

B. 温度

温度对灌浆结实关系密切,一般最适合灌浆气温是20℃-22℃,在灌浆前15天以后昼温29℃,夜温19℃,日均温度为24℃为宜。后15天以昼温20℃,夜温16℃,日均温为18℃为好。适宜灌浆温度,有利于延长积累营养物质的时间,细胞老化慢,呼吸消化少,米质好。高温和低温都不利于水稻籽粒正常灌浆,况且又影响稻米品质。

C. 水份

灌浆期水份,仅次于拔节、长穗、分蘖期的水份,如水份不足会影响叶片同化能力和灌浆物质的运输,灌浆不足造成减产。灌浆期水份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降低物质运转效率,缩短时间,稻米的物理性状变劣。

D. 矿质营养

在灌浆期间叶片含氮量与光合能力之间有密切关系,适当施氮,可增叶面积的光合作用,维持最大的叶面积,防止早衰,提高根系活力,对提高水稻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在生产上常用根外追肥方法。在齐穗期可看苗补肥,或补施磷、钾肥等,以确保灌浆过程能达到正常进行。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39-158887-1.html

标签:水稻,稻田,大田,金卡特 技术,农资知识,肥料,农药,施肥,病虫害

上一篇:水稻主要虫害防治方法(精华版)
下一篇:【稻亦有道】教你准确识别水稻病虫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