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技术】 水稻除草技术指南
2014-04-05   来源:新农资360网   

一、水稻除草剂分类 

     水稻除草剂按水稻栽培方式可以分为:移栽田除草剂、抛秧田除草剂、直播田除草剂(又可分为水直播和旱直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主要是考虑秧龄大小及耐药性而选择除草剂,移栽秧龄期最长,对除草剂的耐药性安全性最高,抛秧次之,直播田对安全性要求最高。 

二、直播稻栽培风险 

      直播稻因播种简便,节约劳动力成本,加上产量高,发展非常迅速,但是不能忽略其三大风险。 

      1、早春低温烂种:近年来旱春气温偏高,有利于直播稻生长,很少出现烂种现象,但不能忽略其三大风险。 

      2、杂草风险:直播稻在大田生育期比移栽等方式长20来天,导致杂草危害时间长,加上田间管水汗湿交替,稗草、千金子生长旺盛。故需要两次除草,第一次在直播后2—4天或秧苗两叶一心后,主要防除稗草、千金子等单子叶杂草;第二次在直播后20天左右,主要防除阔叶杂草。 

      3、抗倒伏能力不强:直播稻根系较浅,其抗倒伏能力弱于移栽田,可结合纹枯病防治用炫瑞等三唑类药剂壮杆,增强抗伏能力。 

     水稻除草剂药害分析与解救方法 

一、水稻除草剂除草原理 

     当前水田除草剂多为芽前封闭式除草剂,采用2—3种组分复配防除单、双子叶杂草。利用水稻与杂草的位差、出土时间及选择性来防除杂草。 

      1、位差:如移栽和抛秧田除草剂,对于乙草胺、丙草胺、丁草胺等酰类除草剂,单子叶植物靠芽尖生长点吸收药剂而起作用,阔叶植物靠根尖生长点吸收药剂,所以利用水稻与杂草高度不一样,保水淹住禾本科杂草心叶,起到杀草作用;而水稻心叶在水面以上,则相对安全。倘若遇大雨或灌水过深导致水稻淹心则同样对水稻也有伤害作用;若灌水过浅、保水时间不到3天或整地不平出现露田则除草效果就降低。 

      2、出土时间:先通过育秧或催芽浸种使水稻生长,然后再利用位差来除草。 

      3、选择性:如苄嘧磺降、二氯喹啉酸、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等药剂就是利用其对杂草有害而对水稻安全的选择性来除草。 

总结:在不同使用时期、田间管水、土壤情况等因素对除草剂效果影响很大,甚至出现药害。 

 二、水稻除草剂出现药害可能性

      1、弱苗移栽或秧龄太小,使用除草剂时间过早; 

如抛秧田一般选秧龄18天左右的壮苗抛秧,若弱苗抛秧或龄期短,容易产生药害。再如二氯喹啉酸在低温或者两叶一心以前使用,影响水稻胚导致水稻失去营养供给而死。还有如刚移栽1—2天,水稻尚未返青便使用过量药剂也容易产生药害。 

      2、使用方式不当:如乙苄等移栽田除草剂采用喷雾导致水稻心叶卷曲宏观世界害。还有部分地区习惯将除草剂拌底肥撒施,耕田后再移栽,不仅易出现药害,封闭性受到破坏,除草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3、土壤板结、沙壤土或漏水田也容易出现药害: 

长期使用甲磺隆等组分导致土壤板结,遇低温易出现产生累积性药害;另外沙壤土或漏水田,需要降低使用剂量,否则易出现药害。若有机质含量丰富地区,土壤对除草剂吸附力强,则需加重除草剂的使用剂量。 

     4、整地不平与田间肥水管理不当; 

如大雨漫灌、灌水过深、或整地不平导致低洼处淹心也容易产生药。 

     5、药剂本身问题或夸大宣传: 

     如乙苄类产品,某些厂家为降低成本,组分乙草胺含量过高而苄嘧磺隆含量低,则易产生药害。(注:乙草胺在抛秧中每亩有效剂量不能超过2克。) 

三、除草剂药害解救措施 

     1、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分析情况,对比周边田边,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受害水稻表现为叶色暗绿,叶片缩小,心叶紧卷(似葱管状),光能功能降低,整株被抑制不长,生育期长,产量降低。除了上述除草剂药害可能性之外,周边环境污染也有可能出现药害状,如化工厂废水污染等。 

     2、积极采取解救措施: 

若是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的药害,并不是不可解救,只要及时采取解救措施,可以避免损失最小化或免予损失;一旦错过解救时间,有理也说不清。 

     3、解救方法: 

     先排干有害水,灌清水洗苗1—2次,并撒草木灰中和酸性除草剂;再用优质叶面肥+复销酚钠隔3—5天,连续喷2—3次,一般可以很快恢复长势,若发现及时,解救措施得当对水稻危害不大。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39-149376-1.html

标签:水稻,稻田,大田,金卡特 技术,农资知识,肥料,农药,施肥,病虫害

上一篇:【技术】 水稻调查项目及标准
下一篇:【技术】 如何育出高产水稻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