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技术:水稻秧苗叶尖枯黄,是什么原因?
2014-08-21   来源:新农资360网   

有可能是水稻白叶枯病。又称白叶瘟、地火烧、茅草瘟。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苗期、分蘖期受害最重,各个器官均可染病,叶片最易染病。病株叶尖及边缘初生黄绿色斑点,后沿叶脉发展成苍白色、黄褐色长条斑,最后变灰白色而枯死。病株易倒伏,稻穗不实率增加。

  

  防治:

  

  由于白叶枯病菌源来路广,传播途径多,再侵染频繁,暴发流行速度快,侵染时间长。因此,在生产中必须因地制宜,选择抗病品种、加强水肥管理、控制菌源、适时用药以及加强检疫等多种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一)农业防治:一是选用无病种子和抗病品种,杜绝病菌来源,严格遵守检疫制度,不从病区调进种子,严防病菌传入。尽量采用包衣种子,也可用强氯精、叶枯宁等药剂来处理种子;二是严格处理好病稻草及田边杂草,不使病菌接触种、芽、苗、水等,以防病菌传入秧田,带入大田;三是加强肥水管理,秧田不施未腐熟的厩肥,大田要施足基肥,及早追肥,巧施穗肥,不偏施氮肥,氮、磷、钾及微肥平衡施用。严防大水淹没秧苗,培育高素质壮秧,提倡旱育秧。大田严防串灌、漫灌、深灌,杜绝病田水流入无病田里,对易涝淹的稻田及时做好排水工作。大田应浅水勤灌,干干湿湿,干湿交替,适时适度烤田,对已发病的田块也不宜重烤,以免加重病害。

  

  (二)化学防治:老病区秧田期喷药是关键,一般3叶期及拔秧前各施一次药。


  大田施药做到“有一点治一片,有一片治一块”的原则及时喷药封锁发病中心,如气候有利发病,应实行同类田普查防治,从而控制病害蔓延。可选用消菌灵、叶枯宁、消病灵、菌毒清等药剂。各种杀菌剂可交替使用,以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一般5—7天施药1次,连续2—3次,每次每亩需加水60千克均匀细水喷雾,并在露水干后进行,以免因操作传播病害。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39-149026-1.html

标签:水稻,稻田,大田,金卡特 技术,农资知识,肥料,农药,施肥,病虫害

上一篇:农资人的心声:致我不常联系的好友
下一篇:技术:水稻褐飞虱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