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收获时期
水稻抽穗后40天以上,活动积温850℃以上,多数穗颖壳变黄,小穗轴及护颖变黄,水稻黄化完熟率95%以上为收获适期。
2、机械割晒
⑴.割晒时期:水稻蜡熟期。
⑵.割茬高度:12~15厘米。
⑶.放铺角度:与插秧方向放铺角为70~90º。
⑷.割晒要求:横插竖割,要求放铺整齐、不塌铺、不散铺、不顺綹,穗头不着地,防止干湿交替,增加水稻惊纹粒,降低稻谷品质。
3、机械拾禾
⑴.拾禾时期:水稻割后晾晒3~5天,稻谷水分降至15~16%左右时及时拾禾。要求做到不压铺、不丢穗,捡拾干净。
⑵.收获损失:脱谷综合损失小于2%。
⑶.谷外糙:1%以下。
4、人工收获
人工收割要捆小捆,直径20厘米左右,码人子码,翻晒干燥,稻谷水分降至16%时及时上小垛码在池埂上,防止因雨雪使稻谷反复干湿交替,增加惊纹粒,降低稻谷品质。
5、半喂入式收获
⑴.收获时期:水稻进入完熟期。
⑵.割茬高度:5~8厘米。
⑶.半喂入式直收要求:脱谷干净、不丢穗、不漏穗。
⑷.收获损失:小于1%。
⑸.谷外糙:小于0.1%。
6、机械直收
⑴.直收时期:水稻黄化完熟率达到90%以上。
⑵.割茬高度:15~30厘米。
⑶.技术要求:不掉穗、脱谷干净、谷草分离彻底、不裹粮。
⑷.收获水分:籽粒含水量16%以下。
⑸.收获损失:直收综合损失3%以下。
⑹.糙米率:小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