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稻亦有道】 水稻低温防病害促早熟技术
2014-10-03   来源:新农资360网   

一、加强插秧后分蘖期田间管理

  当前要继续进行查田补插,保证全苗。实行寸水灌溉,水源不足的要采取湿润灌溉的方法,节水灌溉,结合灌水补追速效肥料,解除因缺水造成的缺肥现象。大力提倡人工除草、暄地灭草,促进生根增蘖。

  二、浅水灌溉

  采取浅、湿、干间歇节水灌溉技术。除水稻幼穗分化期遇17℃以下低温灌18℃以上15-20厘米深水层外,均实行浅、湿、干间歇节水灌溉,一般灌3-5厘米水层即可,待落干再灌。对于因降雨造成内涝严重的田块,应设法排水,降低水层,千方百计增加有效分蘖。有效分蘖结束时生长繁茂的地块立即排水晒田3-5天,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发育。之后采取湿润灌溉,养根保叶,活杆成熟。

  井灌地块要利用蓄水池晒水灌田,并可采用高射抛水、延长水渠、轮换加宽水口、表层水进田、昼晒夜灌的方法,提高水温,加快水稻生育进程,防止贪青晚熟。要割净田埂杂草,增加田间通透能力,既可防治病虫害,又可以保证阳光直射水面,提高水温。抽穗前5天排水晒一次田,确保抽穗集中,提前抽穗。要适时早断水,促进早熟,洼地早排,漏水地适当晚排。

  三、科学施肥

  适时提早各期追肥,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施用,并做到因品种、因时、因地、因长势等巧施调节肥,整个生育期采取少吃多餐的施肥法,提高稻米质量,保证安全成熟。尤其中晚熟品种,更不能过量施用氮肥,要控制尿素的用量,需追施氮肥的地块,要尽可能施用硫酸铵等速效氮肥。未施分蘖肥的田块应尽快施肥,穗粒肥施用不宜过晚。

  四、综合防治病、虫、杂草

  除草:以不影响水稻分蘖、安全、绿色为目标。使用对水稻无抑制作用的高效、安全杀稗剂,如瑞飞特、禾大壮、阿罗津和苯噻草胺类除草剂加苄嘧磺隆(农得时)或吡嘧磺隆(草克星)进行除草,辅助人工除薅。

  防病:以预防稻瘟病为主,做好预测预报,及时做好防治工作。预防稻瘟病主要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喷药两次,中间间隔10-15天。对发病地块要治早治了治好,防止影响水稻生育,防治药剂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发病初期使用使百克、施宝克等药剂喷雾防治,也可以用春雷霉素、灭稻瘟一号等,喷药时间应选择下午四点后,避免高温喷雾发生中毒。

  防虫:以防治水稻潜叶蝇、二化螟为主。潜叶蝇发生期用“大功臣”、“一遍净”、“啶虫醚”等药剂对水喷雾。6月末7月初,对茎杆粗壮、心叶甜度高的易受二化螟危害的水稻品种,在发现初期采用18%杀虫双撒滴剂均匀甩施。

  五、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叶面肥对促进水稻早熟、增强抗逆性、改善稻米品质等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应采取叶面喷肥,重点喷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补充微量元素,调节养分平衡,增强抗逆性促进早熟。如磷酸二氢钾等。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39-148881-1.html

标签:水稻,稻田,大田,金卡特 技术,农资知识,肥料,农药,施肥,病虫害

上一篇:【稻亦有道】江苏大面积水稻出现叶尖发黄、发红现象解决方案
下一篇:【稻亦有道】 水稻倒伏后不要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