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技术】 水稻白叶枯病
2014-04-17   来源:新农资360网   

加载中...

稻白叶枯病是由水稻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侵染引起的细菌病害。

1、症状

①普通型:一般在分蘖后期出现,先在叶尖或叶缘出现黄绿色或暗绿色斑点,后期沿叶脉或中脉发展成条斑,病部灰白色,病健部交界线明显,呈波纹状。空气湿度大时肉眼可见病部有“鱼卵”状菌脓(内有许多白叶枯病细菌),水稻类型不同,病斑颜色略有差异。

②急性型主要在环境条件适宜,品种感病情况下发生,病斑暗绿色,扩展迅速,似开水烫伤状,病部有菌脓。

③凋萎型:多在秧田后期和拔节期发生,心叶青卷呈青枯状,和螟虫引起的枯心有相似之处。

2、发病规律

病原物主要在病稻草、稻桩、再生稻、稻种及一些杂草上越冬,次年主要通过流水、风雨传播,从水稻的水孔或伤口处侵染发病。高温、多湿,多台风、暴雨是病害流行的条件。稻田流水串灌、偏施氮肥、土壤酸性等有利于病害发生。

3、防治

稻白叶枯病的防治应以控制菌源为前提,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秧苗防治为关键,狠抓肥水管理,辅以药剂防治。

(1)农业措施 培育无病壮秧,加强肥水管理,切忌深灌、串灌、漫灌。

(2)利用抗病品种 。

(3)杜绝病草入田,进行种子处理 。

(4)药剂防治 病区关键抓秧田防治和发病前期的防治,秧田在秧苗三叶一心期进行,大田在出现零星病株(发病中心)时进行。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39-133960-1.html

标签:水稻,稻田,大田,技术,农资知识,肥料,农药,施肥,病虫害

上一篇:【技术】 水稻烂秧病
下一篇:【技术】 硅肥对农作物有十大作用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