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探寻建立可与全球跨国公司匹敌的本土企业,这促使政府启动了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两家国有企业之间的合并谈判。两家企业一旦合并,将缔造收入约千亿美元的农化、肥料和石化产业巨头。
目前尚不清楚此项合并是否会对中国化工以430亿美元并购先正达一案产生影响,因为合并后的“中化集团-中国化工”将面临反垄断问题。“先正达-中国化工”的合并交易已获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通过,如果现在将中化集团合并进来,则可能要被重新审查。
最近几周,有中国媒体质疑中国化工是否有能力完成对先正达的并购交易,媒体称其未获过桥融资。
关于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合并的消息由非官方渠道披露,尚未得到这两家企业的确认。
重要的是,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近年来在海外并购领域“非常进取”,加上两家的掌门人任建新和宁高宁过往立下的“赫赫战功”,一旦传闻成真,这家合并后的中国化工企业或将在跨境并购领域做出更惊人的交易!
瞧这俩巨头,业务构造方面高度互补
中国化工和中化集团有着很强的业务互补性,主要表现在化工业务和农业业务方面。
在农业方面,中国化工在2011年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全球第七大农药企业Adama60%的股权,并计划在2016年将以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剩余的40%股权,并与旗下上市公司沙隆达A完成合并。而在2016年,中国化工又以430亿美元的作价,现金收购瑞士农药和植保巨头先正达,一旦该交易完成,中国化工将跻身国际农药和植保领域前列。除此之外,中国化工在动物饲料领域也占有重要地位,其在2006年以4亿欧元收购全球第二大蛋氨酸生产企业法国安迪苏集团100%股权之后,其在蛋氨酸生产已经位居世界第二。
中化集团在农业领域的耕耘主要集中在化肥领域,仍然以贸易见长,旗下上市公司中化化肥是国内最大的化肥供应商和分销服务商。中化集团旗下种子业务和农药业务虽然在国内细分市场中也有很大的领先优势,但相比较中国化工而言则稍显逊色。所以二者如果能够结合,那么在农业领域将有很大的互补性,业务将包括种子、农药、化肥、饲料等农业刚需。
除此之外,中化集团的优势产业能源业务和中国化工的优势产业基础化工、化工新材料将实现强强联合,锻造出中国的化工“巨无霸”。
就农业服务而言,中化集团如果想要提供全方位的农业服务,那么合并在农药、种业方面有优势的中国化工无疑对其有巨大吸引力,尤其是中国化工正在求购农药、种业巨头先正达。
宁高宁&任建新,一些并购猜想
纵观中国化工的并购之路,在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成立之前,主要并购是在国内进行,瞄准的是国内陷入经营困境的地方化工企业。中化集团对内并购主要以获取市场,完善产业链为主,其控股的扬农集团、江山股份、江苏圣奥等多以产业布局为主要目的。在跨境并购方面,中化集团主要以获取资源为主。
无论是宁高宁,还是任建新,对于合并的公司而言(如果传言属实)都是不错的人选。宁高宁稳健,而偏爱产业链的整合和打造,根据其过往履历,对海外并购较少,对于参与国际竞争,更信赖内生动力。任建新大胆而果断,对国际化工市场怀有雄心,在任建新的主导下,除了基础化工、化工新材料之外,未来并购的方向可能是生命科学和先进的化工设备制造方面。
从中国化工的角度来看,由于连续高额的并购行为,其财务状况已经引发市场担忧。从统计数据来看,2015年中国化工净资产为706.57亿,较上一年大幅增长241.76亿,但是如果剔除商誉因素,则是在减少。2016年如果能完成对先正达的收购,预计商誉还将继续扩大。相比较而言,中化集团的财务状况相对稳健,资产负债率维持在65%上下,流动比率近两个财年都在1.3左右,虽然存货大幅增加,但净资产的质量总体较好。另外中化集团在金融业务的布局也使其有更强的资本运作能力。在当前数次延长对先正达收购的敏感时期,传出两家合并的消息,中国化工寻求财务支持的可能性较大。
不过由于中化集团综合实力整理强于中国化工,而且财务稳健,弹药充足,市场更倾向于认为此次合并(未证实),是由中化集团主导,“中国摩根”宁高宁推动。结合宁高宁在华润和中粮的管理和并购风格,相信未来中化集团会在“农业服务”和“城市运营”两方做文章,整合国内优质资源。
另一方面,中化集团又称“中国四大石油公司之一”,从整体营收来看,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业务占了占集团营收的比重很大,2015年达到66.64%。因此公司的营收深受国际油价的影响,为实现更稳定的经营能力,多元化布局是应该未来会成为中化集团重要方向之一,因此发展相对薄弱的农业和地产或许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更多农药公司,请关注农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