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药电商争食万亿“蛋糕”
2016-01-19   来源:中国农药网   

  要说眼下最热的词莫过于“互联网+”了。借风起飞,各类农药电商和依托于互联网的农业服务平台竞相萌发,标志着在“互联网+”的大潮中,农业“触网”正在从农产品电商延伸到农药电商领域。

  爱种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王伟文分析说,目前,国内农药电商的主要模式是开设网店或农药频道,加价零售农药产品。“这种模式,很难让大家参与进来一起玩,而且和传统经销商网络正面冲突,在产品和服务落地上有天生的缺陷。”王伟文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平台要为传统产业价值链创造新价值,未来农药电商的发展趋势一定是第三方中立的平台。

  农药电商争食万亿“蛋糕”

  据了解,目前全国耕地种植成本约为1200亿元,肥料成本6300亿元,农药1200亿元,页面肥成本300亿元,拌种剂600亿元,加起来就是9600亿元。

  在互联网冲击下,由诺普信投资的“田田圈”、辉丰股份旗下“农一网”、金正大投资打造“农产1号”,由隆平高科、北大荒垦丰、中国种子集团等11家国内种业骨干企业和现代种业发展基金共同投资设立“爱种网”,农药行业巨头纷纷布局互联网。

  王伟文表示:“严苛一点讲,目前大家都是在试错,还没有什么成功的模式。我更喜欢称2015年为种业和农药互联网元年。电商只是互联网的一部分,‘网’比‘商’大太多,有很多友商都在做‘商’,让农民网购种子和农药,但我们则是搭建平台,尝试互联网高效、直接和交互的本质来解决种子、农药,甚至整个种植迄今落后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水平。在运营模式上不颠覆和排斥传统营销渠道和服务渠道,而是充分合作,帮助其提升效率并逐步转型。”

  农药电商,难在哪?机会在哪?

  在谈到“互联网+农药”存在的问题时。王伟文认为:“农民在购买农药产品时面临很多困惑,农药销售多渠道、多层级的形式,从厂家到省级、市级代理再到县级代理,再到零售商、农户,层级多,不断加码。信息孤岛、信息不对称、经销商强势和系统农技、保险、货款服务不足是传统种业和农药流通、服务环节的痼疾。”

  王伟文表示:“互联网+”正是解决目前种业等农药的信息不对称、诚信体系缺乏、农药供应普遍过剩和厂商无法获得终端用户的全部信息痛点,互联网化可以让厂商直接对接农户,直销解决正品行货问题,直销解决中间毛利过高问题,直销还解决厂商直接对接农户问题,农药厂商可以拿到农户第一手回馈。

  随着土地流转的加速推进,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也在发生变化,合作社、种植基地逐渐取代分散农户成为经营主体的商务模式,迅速崛起,农药企业传统的“生产—经销商—种植户”经营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农药将进入大户直供阶段。这为农药电商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王伟文透露,爱种网致力于打通农药行业信息流,目前正在搭建整合农药行业各环节的交易、交互和服务平台,经营范围从农药的源头———种子开始,逐步拓展至农药、化肥、农机、耕种服务、订单农业、农业信贷、农业保险等领域。

  更多农药企业,请关注农药信息网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37-179354-1.html

标签:农药 企业 蛋糕 万亿 争食

上一篇:润丰化工迁址汉峪金谷
下一篇:孟山都注资高端作物科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