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杀菌剂按照作用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想要利用杀菌剂治愈农作物病害,掌握科学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使用杀菌剂时有什么讲究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1)保护性杀菌剂一般保护性杀菌剂不能渗透到植物体内部,只能保护施药处免受病菌侵染。保护性杀菌剂应有较强的附着力、一定的残效期,喷施要覆盖均匀。使用保护性杀菌剂时,首先要了解需要防治的发病部位、初侵染的时期及其为害的主要阶段等,做到有的放矢地施药,如小麦条锈病多在拔节期至孕穗期为害小麦的叶片、叶鞘和穗部,因此应在拔节后期至抽穗扬花之间喷施保护剂。其次要连续施药,因为一般保护剂的持效期为5~7天,因此要每间隔5~7天喷药一次。另外,保护剂施用后,并不能马上看到药效,需经过一定时间后才能看出防病效果。
(2)内吸性杀菌剂一般内吸性杀菌剂要求药剂有一定的内吸性和渗透性,在使用上不刻意要求覆盖均匀。使用内吸性杀菌剂的关键是把握准确施药时期。内吸性杀菌剂并不是什么时期施药都能有效。内吸性杀菌剂可以比保护剂推迟施药,即在病害发生初期施药。例如用内吸性杀菌剂三唑酮防治小麦条锈病,可在小麦孕穗末期至抽穗初期施药,持效期达15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