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措施
1.秋耕冬灌、中耕灭蛹
利用棉铃虫在土内越冬时间较长,深度较浅,容易翻动的特点,通过深翻破坏蛹室,再经冬前灌溉增加湿度,可使大部分在地中越冬的蛹死亡。再配合春季铲埂灭蛹,可有效压低越冬基数。改变现有的耕作制度,棉田秋后及时拔除棉柴,进行秋耕冬灌,破坏棉铃虫的越冬环境,减少越冬基数。麦收后棉田及时进行中耕灭蛹。
2.大面积连片种植玉米诱集带
利用棉铃虫喜欢在玉米上栖息、产卵的习性,在棉田四周种植玉米诱集带,可有效减少棉田落卵量,并通过适时药物防治,可有效杀死虫卵,压低虫口密度。或在棉田中按8行:1行种植玉米,3米-5米种一穴,每穴2株-3株,每亩100穴。使玉米抽雄与棉花现蕾相一致。玉米株诱集棉铃虫成虫及卵,便于及时捕蛾灭卵。
3.杨树枝把诱杀成虫
利用棉铃虫成虫对杨树枝叶的趋性,插把诱蛾人工捕杀是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综防措施之一,可降低孵化率达20%左右。
4. 人工捉虫采卵
经过药剂防治后残留下来的高龄幼虫,不仅抗药性强,且大多数已蛀入花、棉铃中,再用药已很难奏效,特别是三四代棉铃虫钻蛀性强,药剂很难彻底清除。因此,化学防治后结合整枝打权进行人工捕捉大龄幼虫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在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工作中,可根据棉花长势,合理整枝打权,彻底摘除无效花蕾,清除无果枝,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可大大压低田间卵量和虫量。通过人工捉虫采卵可降低残留虫率28%-35%。
二、物理措施
利用棉铃虫的趋光性,在棉田安装黑光灯、高压汞灯或其它灯具诱捕成虫。特别是高压汞灯诱杀棉铃虫效果显着,可降低落卵量30%-40%。对2代棉铃虫的诱杀效果最好,一盏高压汞灯日平均诱蛾量3068头,最高量达9000头,比一台黑光灯日平均诱蛾量高 24倍,控制效果达50%-60%。据我们试验,距高压汞灯越近,落卵量越低,诱杀效果越好。因此,大片棉田内灯距以200米-250米为好。
三、生物防治
生物制剂防冶棉铃虫对人类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会使棉铃虫产生抗药性,但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可根据气候、虫情与其它措施配合运用。在2代棉铃虫中等发生年或春套棉田的棉铃虫卵盛期,用Bt一781乳剂200倍液与有机磷农药混合使用,3天喷一次。保护和利用天敌。利用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 Tjeder)、广赤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ns Westwood)、小花蝽(Orius spp.)等自然天敌,控制其为害。如用赤眼蜂防治,一般在棉铃虫产卵始、盛期连续放蜂2~3次,每次每亩放1.5~2万头。亦可用每克含活孢子160亿的B.t.乳剂250~300倍液,或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喷雾施用。也可用棉铃虫性信息素诱杀成虫。
四、化学防治
棉铃虫的化学防治仍是当前棉铃虫综合防治中不可缺少、行之有效的主要措施。针对当前化防工作中存在的用药单一、盲目、乱用、滥用现象,应推行“四统一”,即:统一测报、统一标准、统一配方、统一防冶,提高防治效果。并在具体防治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掌握防治指标
在系统调查、准确测报的基础上,对不同田块达到防治指标时,应及时施药防治。同时不能见虫就治,以免浪费药剂,增加成本、降低防效。防治指标:百株有卵二、三代30—50粒,四代50—100粒。抗虫棉对二代防效较好,对三、四代防效逐步下降,故抗虫棉可适当放宽防治指标。
2.抓住施药关键期
除治棉铃虫施药关键期是从卵盛期到卵孵化盛期。根据棉铃虫蛾卵调查结果,结合气候特点,及时进行预测预报卵盛期到卵孵化盛期日期。
3.注意抗虫棉周围其他作物田棉铃虫的防治。由于抗虫棉的抗虫性,导致棉铃虫向棉田外其他作物田扩散、聚集。而这些棉田外寄主往往被忽视。所以,在搞好棉田棉铃虫防治的同时,也要抓好周围作物田间防治,以便压低下代虫源基数,减少危害。
4.用药要对路,品种要交替。在棉铃虫发生前期,应选用卵、虫兼治药剂;后期选用杀虫效果好的药剂;扫残时选用对大龄幼虫杀伤力强的药剂,而且不同品种的药剂要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害虫抗性发生。加强测报,掌握各代卵盛孵期,选用21%灭杀毙乳油 60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50%辛硫磷1500倍液,或10%二氯苯醚菊酯(即除虫菊精)2000倍液,效果较好的有凯威168、赛丹、拉维因,3天的防效均能达到60%以上,其中凯威168达到90%以上,取得了较好防治效果。凯威168、赛丹、拉维因等进行重点防治。
5.注意及时检查,确保防治质量
每次用药后要及时检查,若残虫量仍在防治指标以上,应及时补治,尽量把棉铃虫消灭在3龄以前。针对第3 代及第4代棉铃虫产卵分散的特点,喷药时不宜行走过快,亩用药液不低于60公斤-75公斤,喷洒要均匀,做到喷头“两翻一扣、四面打透”,以使棉株各部位的虫卵着药,确保防治质量。另外,根据棉铃虫的活动习性,以上午10点以前,下午5点以后用药为宜。(小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