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早防小麦丛矮病 及时挽回损失
2013-06-09   来源:中国农药网   

  小麦丛矮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小麦病毒病,又称坐坡病,发病轻者在叶脉间出现断续的短而细的黄白色或淡黄色条纹,能部分抽穗;严重者植株矮小,叶色变黄,叶片细弱针状,分蘖增多不抽穗,对产量影响较大,发病越早损失越重。农药防治十分必要,及时挽回损失。
  3月份小麦进入返青期,由于耕作制度和气候条件的变化,近两年小麦丛矮病发生面积逐年增加,表现为靠近道路、沟渠、树地、棉田及闲地的麦田边行0.5~1米宽的发病植株矮化或黄叶矮化,分析小麦丛矮病回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肥力状况好,田间耕作粗放造成田间杂草密度大,为灰飞虱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和越冬越夏场所。
  二、种植布局造成插花田多,并且各农户的田间农事操作时间不统一利于灰飞虱的栖息、躲避,小麦出苗后灰飞虱很容易自邻田及四周迁入麦田为害。
  三、气候条件适宜灰飞虱的繁殖危害。灰飞虱在我地一年发生5代,对小麦危害较大的主要有第4代和越冬代,9月份有较大降雨,借墒播种面积大,小麦播种早,灰飞虱第四代成虫活动期与小麦的幼苗易感期相遇,田间毒源多时发病重,去年秋冬气温高,雨雪少,对灰飞虱的越冬非常有利,为冬后危害积累了虫源,应注意早春防虫治病。
  防治措施
  1.清除杂草。返青前后及时清除田间、田边、路边及沟边杂草,减少虫源和毒源。
  2.药剂防治。由于灰飞虱对小麦的危害主要有两个高峰期即秋季出苗后和春季小麦返青后,在药剂防治上要狠抓一个“早”字,即小麦返青初期选择无风晴朗天气,每喷雾器用10%的吡虫啉10克加入4.5%的高效氯氰菊酯30毫升喷洒麦田及四周田埂,新农资360还建议使用40%氧化乐果每喷雾器对药30毫升喷雾,当灰飞虱数量大(每平方米超过10头)时还应加入1.5%植病灵Ⅱ号或20%病毒A等预防病害,提高防治效果。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36-15721-1.html

标签:农药 农药技术 损失 及时

上一篇:防治大蒜叶枯病适用药
下一篇:施特谱唑防治小麦根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