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马铃薯丝核菌病防治最佳方案解析
2013-07-15   来源:中国农药网   

  马铃薯丝核菌病,又名黑痣病,萌芽不久,幼茎发病,呈黑褐色腐败而地上部无症状。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产量,及时进行农药防治十分必要。新农资360小编整理相关防治资料,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学习:
  症状表现该枯死幼茎下新生的第二、第三次幼茎,也受侵染,导致萌芽延迟。苗不齐。缺苗,生长后多为细茎;生长中期茎基部或地下茎上出现褐色病斑,下叶黄化卷曲,顶叶小形,微有萎蔫而伸展不良,并呈紫红色。这种茎,同化物向地下部的输送受阻。病斑上部的节异常肥大,腋芽肥大呈气生块茎。匍匐茎也出现褐色至黑褐色病斑。病斑围绕匍匐茎一周,顶端即腐烂,停止生长。匍匐茎的形成和重复感染的结果,新块茎的着生受阻,块茎延迟膨大。由于匍匐茎变短,新块茎聚集于主茎附近,因此,新块茎易畸形或露出地面。同时,块茎之间的接触,导致表面呈龟甲症状。
  病原:
  据农药网了解,初侵染源为生存于士壤中的病原菌和附在种薯表面的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的病原菌,侵入匍匐茎或根部发病,在块茎上形成菌核,这些菌核随着幼茎和马铃薯的生长,侵染匍匐茎和根。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种抗病品种。如渭会、高原系统、胜利1号等较抗病。
  (2)建立无病留种田,采用无病薯播种。
  (3)轮作。提倡与非寄主植物实行2-3年以上轮作,不能轮作的重病地应进行深耕改土,以减少该病发生。
  (4)加强栽培管理。发病重的地区,尤其是高海拔冷凉山区,要特别注意适期播种,避免早播;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低洼地应实行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水,收获后及时清园。
  (5)药剂防治。
  ①种薯消毒。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
  ②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2%恶甲水剂(克枯星)3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此外用30%倍生乳油200-375mg/kg灌根,也有一定防治效果。也可施用移栽灵混剂。
  常用农药有:多菌灵、移栽灵、恶甲、甲基立枯磷、甲基硫菌灵、倍生、福美双。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36-15670-1.html

标签:农药 农药技术 解析 方案 最佳 防治

上一篇:柑橘坐果期应该着重防治病虫害
下一篇:盐酸聚六亚甲基胍可有效防治柑橘酸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