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小麦拌种剂防治病虫害及拌种方法
2014-08-29   来源:中国农药网   

    小麦拌种剂近些年使用者越来越多,不少人是跟风行为,瞅着别人拌种自己也跟着拌种,小麦拌种的原因主要是防止些病虫害,以地下害虫为主,新农资360小编简单介绍些小麦拌种剂主要防治的对象及使用方法,明白其原因之后相信在拌种时能够正确使用拌种剂:


   小麦拌种剂主要防治的对象:

  1、土传病害

  主要是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这些病菌在土壤中可以存活多年,在小麦种子开始萌芽时病菌就可以侵。

  2、系统侵染病害

  主要有杆黑粉病、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病菌从种子萌发侵入生长点,随小麦植株生长进行系统侵染。穗期表现危害症状。

  3、地下害虫

  主要是蛴螬、蝼蛄和金针虫,它们在秋苗期和返青后咬食小麦根茎部,造成缺苗断垄。

  小麦拌种剂使用方法:

  地下害虫:在播种前用药剂拌麦种和处理土壤是防治小麦地下害虫最有效的措施。对较轻的田块,可选用50%辛硫磷或48%毒死蜱80ml拌种50 公斤种子,对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有特效。地下害虫严重发生区要采用土壤处理和种子拌种相结合进行防治,土壤处理可以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 2~2.5公斤均匀撒施于地面,随后将其翻入土中。

  病害:采用药剂拌种不仅可防治麦类黑穗病,还可有效地控制冬前小麦锈病、全蚀病、白粉病的发生和危害,减少越冬菌量。散黑穗病、腥黑穗病、根腐 病、纹枯病、全蚀病等发生区,可用40%麦种重量的0.5%的五氯硝基苯胺药量干拌。防治小麦腥黑穗病,也可选择2%戊唑醇悬浮剂1袋(10g),加水 0.2~0.3公斤,拌种10~15公斤,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克,拌麦种10公斤,可防治白粉病、叶锈病。小麦全蚀病严重发生区,可选用 12.5%硅噻菌胺悬浮剂进行种子处理,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拌均后闷种6~12小时,在阴凉处晾干后播种。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发生区,可采用 吡虫啉处理种子,防治传毒昆虫,控制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的发生危害。

  除了药剂拌种外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对小麦进行拌种:

  1.钼酸铵拌种。将150克钼酸铵用少量热水溶解后加入适量冷水,搅拌均匀后喷洒在50公斤麦种上。

  2.微量元素肥拌种。先将微量元素肥用温水化开50克,再加入适量清水,搅拌均匀后拌麦种10公斤,晾干后播种。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3.硫酸锰拌种。播种前先将200克硫酸锰溶解在1公斤清水中,然后拌50公斤麦种,晾干后播种。可提高千粒重。

  4.矮壮素拌种。播种前用50%矮壮素250克,对水5公斤,均匀后喷洒在50公斤麦种上,然后堆闷4小时,待药液被麦种充分吸收后播种。具有控旺、抗倒伏的作用。

  5.微生物菌剂拌种。播种前每亩取粉状微生物菌剂1000克,对入适量清水,搅拌均匀后再拌入麦种中,或每亩用颗粒型微生物菌剂1500~2000克,与麦种混合均匀后播种。用微生物菌剂拌种具有促进根系发育和促进分蘖的作用。

  6.草木灰拌种:每亩地的麦种拌入0.5公斤草木灰,随拌随播,可增产5%左右。

  7.硼砂拌种。将100克硼砂溶解于500克温水中,冷凉后喷洒在50公斤麦种上拌匀,晾干后播种。用硼砂溶液拌种有利于植株根系发育和开花结 实。多种病害和害虫混合发生区,要大力推广应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复合的种衣剂或拌种剂进行包衣或种子处理。各地应根据当地主要病虫种类,选择适当配方的种衣 剂或拌种剂,其用量一般是复配剂中单剂的有效成分与单独使用时相同。

   小麦拌种剂注意事项

    1. 拌种剂存放:要严格按照拌种操作规程,最好实行统一拌种,拌种剂应放在坚固密闭的容器内,贴上标签,存放在远离火源、热源且小孩、家畜不能接触到的凉爽干燥处。禁止与食物、饮料等混在一起放置。防止人畜中毒。

    2. 安全操作:拌种时工作人员,戴好橡胶手套,做好保护工作。如有中毒现象,请到就近医院。

    3. 随拌随播,不可久置。一般小麦用杀菌剂拌种后,应随即播种或阴干后立即播种。拌种后的种子,如用不完剩下的要销毁,不要长时间存放。

    4. 准确掌握农药用量,小麦拌种剂是为了小麦更好的生长。如果小麦拌种剂量使用不当,对小麦生长危害很大。如果用量过大,导致小麦出苗推迟,生长缓慢,严重者 甚至会出现缺苗断垄,因此应特别注意。农户在小麦药剂拌种时不能凭“估计”用药,盲目加大用药量。应该按照使用标准来加拌种剂药用量。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36-145942-1.html

标签:农药 农药技术 拌种 方法 病虫害 防治

上一篇:有关杂草香附子防治工作介绍
下一篇:“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