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禁止在工业“三废”大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的地区种植蔬菜:避免废水、废气、废渣污染蔬菜。做到:一是远离污染源,不受“三废”的侵害;二是要求地势平坦、排灌良好,特别是水质要好,不用污水浇地。
二、病虫害防治,严禁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如呋喃丹、甲基异硫磷、杀虫脒、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六六六、DDT等高毒农药。
三、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辛硫磷、马拉硫磷、敌百虫、多菌灵、百菌清、托布津、代森锌、乙磷铝、粉锈宁、除草醚、三唑醇等中低毒农药。其中辛硫磷高效低毒,无内吸,易光解,低残留,对地下害虫杀灭力强。多菌灵广谱高效、内吸低毒、低残留,能防止多种病害,且不易污染。所以,对中毒农药,常根据不同蔬菜作物的不同类型的病害,对症选药或搭配施药或交替使用农药。
四、科学使用农药。做到安全、经济、有效:1.防止乱用、晚用、过量用药:本着以防为主,治早、治少的原则,对症对虫选用农药。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和土壤处理。药剂处理种子和土壤常采用的农药有多菌灵、福尔马林、普力克、拌种双、代森锰锌、辛硫磷等。当病害初发期,要及早用药,对症用药,首先控制发病中心,然后全面施药防治。这样既减少用药次数,减少用药量,又提高防治效果。2.提高施药技术:首先要对症施药,按规定用药量和稀释浓度施药。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的病害混发时,则需选用对症的农药配制混合药剂来防治。如当霜霉病、白粉病混发时,宜选用乙磷铝(或普力克)与三唑酮(粉锈宁)混合剂。为避免病菌和害虫对农药产生抗性与降低农药残留量,不可长期单用一种农药。要交替用药,一般1种农药用2—3次后,就应换其他农药品种。且注意按规定的稀释浓度和用药量及施药间隔时间。切忌天天打药和盲目加大施药浓度和施用量。3.以施烟雾剂和粉剂为主:棚室蔬菜发病重的很重要原因是湿度偏大。如多次喷洒药液,会增加棚内湿度。因此,为防止病害,又避免增加棚内湿度,要以烟雾剂和粉尘剂为主。例如百菌清烟剂、速可灵烟剂防止大棚瓜类霜霉病、灰霉病等。4.用无残毒化学剂和有机助剂防治病虫害:如用0.2%的小苏打防治黄瓜白粉病、炭疽病;高锰酸钾1500—2000倍液防治黄瓜枯萎病、灰霉病;疫霜灵300倍液加蔗糖与尿素各200倍液防治黄瓜、西葫芦霜霉病。上述方法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
五、施用生物农药、生物肥料防治病虫害:施用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对蔬菜不产生污染,能提高作物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危害及化学农药的施用。如常用的生物农药有:用抗毒剂1号防治蔬菜病毒病;用农用链霉素防治细菌性病害;用5406菌种粉防治真菌性病害;所用生物肥料主要有酵素菌堆肥或活性菌肥。
六、用多种物理措施防治蔬菜病虫害:1.晒种、温汤浸种、盐水浸种:晒种2—3天,可促进种子后熟,提高发芽率及增强发芽势,还能杀死种子表面病菌,瓜类、茄果类种子用55度温水浸种10—15分钟,可消毒杀菌。用10%盐水浸种,可将豆类种子混入的菌核病残体漂除和杀灭,且可防止种子带有线虫而导致虫病。2.用太阳能进行高温消毒灭菌最常用的是高温闷棚:夏秋季节是大棚闲置期,晴天高温闷棚5—7天,棚内最高气温达60—70度以上,可有效杀灭棚内及土壤表层病菌和害虫。3.喷洒无毒保护剂和保健剂:如用金帮植物健生素,可强化植物生机,预防染病。4.避和诱杀虫害:如棚室通风窗口设置细纱网,阻挡害虫迁入棚内;棚内设置黄油板或黄水盆诱杀蚜虫、白粉虱。5.高温堆肥杀灭病菌和虫害:农家有机肥多带有植物病菌和虫害。施用前1—2个月将其泼水拌湿,堆积严盖,使其充分发酵腐熟,发酵期堆内温度高达70度,可有效杀死病虫,且可增强抗其他病害的能力。6.栽培嫁接苗:以黑籽南瓜为砧木嫁接黄瓜、西葫芦等,能有效防止瓜类枯萎病,并增强抗其他病害的能力。
七、在品种和栽培上防治病虫害:1.选用抗病虫的高产优质品种:如西红柿毛粉820有避蚜虫和防病毒病能力;黄瓜津春4号抗白粉、霜霉病。2.轮作倒茬和清洁田园:实行2—4年以上倒茬,前茬作物腾茬后,彻底打扫,清洁田园,结合高温闷棚或喷药消毒,能有效防治下茬作物病害。3.增施有机肥和配方施肥: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再按各种蔬菜对氮、磷、钾养分需求的适宜比例,配方施用化肥。4.实行垄作和地膜覆盖栽培:可以保墒,提高地温,加大耕作层昼夜温差,有利于根系发育和花芽分化,还可防止土传病害,降低棚内湿度,减少土壤蒸发量。5.推广无土或洁沙栽培:可以避免和减轻土传病害,降低施药次数,节省肥料。
八、利用生态环境防治蔬菜病虫害:通过大棚内光照、湿度、温度、空气调节,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就可减少和减轻病虫害发生,减少施用农药。例如:瓜类等蔬菜作物的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在高于32度和相对湿度低于80%的条件下,病菌则不产孢子,不发生或发生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