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国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全蚀病、菌传病毒病、孢囊线虫、吸浆虫和蚜虫等逐年加重的趋势,研究新的防控技术模式。
核心技术与实施内容:
(1)主要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通过大量的生产调查与研究,阐明新型耕作制度下病虫害发生规律,建立适宜不同生态区小麦主要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
(2)主要病原菌种群动态监测与抗病虫小麦新品种鉴定与筛选:重点开展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全蚀病、菌传病毒病、吸浆虫和蚜虫等主要病虫害种群动态监测,鉴定筛选出适宜同生态区的抗病虫品种和抗源材料;
(3)病虫防治新药剂及其使用技术:研制和筛选新型换代农药新品种及其使用技术,减缓因单一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抗药性问题,保证药剂使用效果;
(4)集成各生态区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控新模式:研究和开发各种新型病虫害防治措施,利用生物多样性、适期晚播、深翻、调节水肥等技术对各种病虫害的控制效果,实现安全生产。
主要考核指标:
(1)建立不同生态区主要病虫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及防控新模式4~5个;
(2)研制筛选新型换代农药4~5种,形成病虫害应急防控新技术1~2套(件);
(3)在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北和西南麦区各建立5~7个综合防治示范样板,示范区内因病虫害引起的经济损失比对照区降低10%以上;
(4)筛选出一批抗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全蚀病、病毒病、吸浆虫、蚜虫等重要病虫害的小麦品种与新抗源材料;
(5)上述技术在27个综合试验站示范成功并简化后,培训技术推广骨干,并交由农技推广部门推广应用;筛选的抗病虫品种与抗源材料交育种研究室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