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冬春季大棚蔬菜怎样保温防冻
2011-11-24   来源:中国农药网   

  云南属低纬高原,立体气候明显,多数地区冬季不太严寒,温室大棚利用时间不长,以滇中的昆明为例,一般的喜温蔬菜覆盖时间在11月至翌年3月上旬,其中最低温主要出现在12月~1月,3月的“倒春寒”也时有发生。正由于这种特殊的气候,在冬春季的温度管理上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

  一、大棚的温度变化大棚内的温度上午日出后随着外温的升高而升高,11~12点最快,13~14点最高,16点开始下降,20点下降最快,次日6~7点最低。这种变化表现晴天大、阴天小,在晴天大棚内外最高温相差15~20℃,而阴天只差5~6℃,有时棚内气温高达30~40℃,甚至还会出现棚内最低温低于棚外的逆温现象。这对许多蔬菜生长都是不利的,要加以防范。其次大棚内的地温变化与气温相似,但其变幅比气温小,在一定程度上地温比气温更重要,因为地温直接影响植物的根系生长进而影响地上部分的生长。不论晴天或阴天棚内地温要高于棚外地温,因为土壤蓄积白天太阳辐射的热,而夜间又慢慢释放,这对植物生长是有利的,但要指出在大棚内不同位置的地温是有差别的,一般中间高两边低,尤其靠近门边,角落处最低,开启时要注意密封。

  二、棚内温度的调节(一)大棚的设置及维修:1.大棚或温室要选地势开阔,但又要背风向阳的地方,避免在遮阴及风口处。2.注意方位。北方高纬度地区,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多为坐北朝南。云南属低纬度地区冬春日照充足,对大棚方位要求不严,主要考虑地形及风向。由于云南盛行西南风,地势方位以南偏东为好,如受地形限制,东西向也可以。3.棚体大小。温室、大棚面积越大,缓冲性能及保温效果也越好,但棚越大,建设难度也大,成本也高。一般中棚以200~300平米为佳。4.增施有机肥。冬季严寒的地区,大棚建好后,应增施有机肥或作物秸秆,有机物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提高棚内地温,增加二氧化碳,有利于光合作用。5.选用耐老化的长寿膜及无滴膜,延长使用寿命,增加透光率。6.夏季开放门窗、侧膜上卷捆扎结实以防风毁;冬春使用时,修补破洞、严密覆盖,以防冷风侵入,热量外溢。(二)大棚的管理:1.白天、晴天充分利用太阳能,使大棚聚积更多热量,高温时适当通风降温,下午及早关棚,以防热量丧失。2.阴天或霜、雪天仅靠一层棚膜是不够的,应多层覆盖,一般三层覆盖即可达到防冻目的,即地膜小拱棚膜及大棚膜,或地膜加小拱棚膜再加盖草席,这样即使外温到零度,棚内仍可保持在10℃以上。3.在滇东北或滇西北高海拔地区,可在大棚或温室外四周设防寒沟及围裙,棚内再设二道幕或在棚外加草帘、草苫。4.适时加温,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临时加温,如用炉火加温、电热加温等,但要注意安全。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36-100767-1.html

标签:农药 农药技术 防冻 怎样 蔬菜 大棚 冬春季

上一篇:温室韭菜早春管理
下一篇:油菜安全过冬要做好十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