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今年尤为严重,这令农民朋友很头疼,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小编为您介绍病虫害防治技术,供大家参考:
在整个小麦生育期,病虫害防治可分为四个阶段:小麦播种期、返青拔节期、孕穗至扬花期、灌浆期。在这不同的时期,小麦病虫害防治也有着不同的方法,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分,它并不是统一适用的。
一、小麦播种期
1.防治对象:重点是地下害虫、吸浆虫及种传土传病害。
2.防治技术:
主要措施是土壤处理、种子包衣或农药拌种。用林丹粉进行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尤其是防治吸浆虫有特效,但为了保证优质小麦的品质,应控制在吸浆虫严重发生区使用。其它田块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2—3kg,或50%辛硫磷乳油200—300ml拌砂或煤渣25kg,制成毒土于整地前均匀撒于地表。使用未经包衣种子的,用15%三唑酮200g拌种100kz,可有效预防麦黑穗病、纹枯病、白粉病等,对小麦全蚀病发生区用蚀敌拌种效果明显。
二、返青拔节期
1.防治对象:小麦纹枯病、吸浆虫、麦蜘蛛。
2.防治技术:每667m用20%杀菌剂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25g兑水100kz进行喷雾,对防治小麦纹枯病有特效。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宜早不宜迟,第一次用药时间掌握在3月上中旬,隔10天再喷一次。喷药要对准小麦茎基部进行。小麦吸浆虫严重发生区,应进行第二次土壤处理,推荐使用40%甲基异硫磷,每6671n‘用150—200ml拌砂25kz,顺麦垄均匀撒施,然后浅锄、浇水。小麦全蚀病发生区,此期还要用蚀敌进行小麦灌根处理。
三、孕穗至扬花期
1.防治对象:重点是麦蜘蛛,监测小麦白粉病、绣病、赤霉病。
2.防治技术:用1.8%虫螨克6—8m1加水50kS喷雾,对防治麦红蜘蛛效果显着。小麦白粉病、锈病是流行性病害。此期小麦白粉病病株率达15%或病叶率达到5%,小麦条锈病病叶率达到0.5%—1%,叶锈病病叶率达到5%时,均需进行防治。可使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5g兑水50kg,或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g兑水50kS进行防治。
农药网温馨提示:在小麦特定的生长时期,针对适用正确的防治方法,能起到显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