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药清理”与"创制农药"的发展
2013-05-24   来源:中国农药网   

  1、农药清理的由来
  依据我国的《农药管理条理》和《农药管理条理实施办法》规定,农药临时登记(LS)累计有效期不得超过4年。但是自我国实施农药登记制度以来,由于历史原因,有大量产品长期处于临时登记(LS)状态,到期后未能转为正式登记(PD)。针对这种状况,农业部于2000年发文,部署安排了“老产品”农药清理工作。
  根据《农药管理条理实施办法》实施日期1999年7月23日时间点来划分:
  1.11999年7月23日以前登记的农药有效成分,即所谓“老产品”,列入农药清理临时登记(LS)超过有效期限(4年)的产品工作范围。“老产品”清理采取分批分期方式进行,共分4批:第一批截止2004年年底完成;第二批截止2006年年底完成;第三批截止2007年底完成;第四批截止2008年年底完成。
  1.2在1999年7月23日以后登记的含有新农药有效成分的产品,即所谓“新产品”,其临时登记(LS)一律只有4年。
  因此,“老产品”临时登记证(LS)有效期限最短的也有5.5—9.5年时间,而“新产品”临时登记证期限只有4年时间。这对新农药有效成分的临时登记期限已经起到了限制作用。
  4年之后,新农药有效成分有三个结果:一是被转为正式登记(PD);一是变更临时登记,重新再来4年;一是临时登记过期,退出农药登记领域,在市场上消失掉。
  2、农药清理的好处:
  2.1有利于中国农药工业的长期稳定有序发展;
  2.2有利于国际国内农药技术的交流和合作;
  2.3有利于中国农药工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
  2.4变相地提高农药登记的门槛和层次。
  3、农药清理对创制农药发展的影响:
  3.1不利于中国创制农药和新有效成分农药的迅速发展,导致开发新农药的风险增加,企业投入增大;
  3.2在貌似公平的条件下,可能对中国农药工业本土企业有一定的压力和打击;
  3.3独家开发的新品种和新制剂面临正式登记的资金压力和时间压力,不利于独家生产品种的正式登记,打击了开发新品种和新制剂企业的积极性和冒险精神;
  3.4没有体现“鼓励原创”的农药产业发展政策,提高了创制新农药制剂的门槛和难度。
  4、关于几个与农药产业发展相关的值得商榷的流行观点:
  4.1“以市场换技术”论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地位的一个目的是希望“以中国的广阔市场换取世界的先进技术”,世界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是希望在中国广阔的市场上抢占自己的市场份额。中国引进外资,目的是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然而,中国汽车工业和飞机工业的事实证明,以中国的广阔市场是换不来先进技术的,往往是越引进越落后,最后都受制于人或者迷失了自己,在引进中失去了主动。
  同样的道理:中国农药企业引进外资,最后的结果都是被外资农药企业兼并或者收购了,兼并或者收购倒无所谓,关键的是,外资农药企业并没有将研究开发中心或者技术中心迁移到中国本土来,同时也没有将世界级的技术转移到中国来。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而现在是,孩子被舍了,狼还是没有套住啊。当初希望让出国内广阔市场,引进世界先进技术,最后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世界先进技术没有引进来,却把自己国内的市场拱手让给他人了。这不能不引起中国农药工业的警惕。
  4.2“以空间换时间”论
  同样的道理,很多人认为:用国内的市场空间换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可以缩短我们自己研究摸索的时间,缩小差距。然而事实也证明,抛弃自力更生和自主创业,依靠让出国内市场是无法换取国际先进技术的,更是无法缩短中外技术上的时间差距。引进的往往是国际二流的技术,我们仍然处于追赶世界一流技术的状态,时间上的差距可能越拉越大。这也不能不引起我们农药行业人士的警惕。
  4.3“自由竞争带来繁荣”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药生产厂家从70年代末的20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2600多家,企业数量是增加了,但是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研究开发能力并没有相应提升。表面上的“自由竞争”带来了农药市场的繁荣,但是同时也带来了无序恶性竞争和自然环境恶化。过去出现“假、冒、伪、劣”是因为农药产品供不应求,而现在则是因为供过于求,部分企业因为无利可图而以次充好。自由竞争牺牲了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导致低水平重复、资源浪费和环保不作为。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无法发挥激励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导向功能,还是需要政府“看得见的手”协调农药行业发展、鼓励技术创新、促进环保治理。
  4.4“国际公平优先”还是“民族市场优先”?
  自由贸易理论和公平贸易理论是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煽动力的。当西方列强经济强大时候,他们就强烈要求国际贸易公平和自由,一旦他们在某个领域处于劣势时候,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就随之抬头。发展中的国家永远处于不自由和不公平的贸易地位上。
  事实也证明:各国在本土与国际的选择上,都坚持以“本土优先,兼顾公平”,而不是“公平优先,兼顾本土”。各国都在千方百计地扩大出口而不是扩大进口,就是明证。“自由竞争和公平贸易理论”都是列强们维护自己经济利益的强权理论,当“比较优势”丧失时,他们就会挥舞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保护本土企业的“比较劣势”。
  据中国农药网了解,改革开放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同样在本土与国际化的选择上,也应该坚持“本土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我们不拒绝外来先进技术,但是民族企业仍然需要优先考虑。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36-100025-1.html

标签:农药 农药技术 的发展 清理

上一篇:水稻后期阶段用己唑醇防病又增产
下一篇:高温高湿注意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