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资360获悉,巴西2012年的食品农残不合格率从2011年的36%降至了29%。
巴西卫生监督局(ANVISA)称,食品农残不达标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食品农残超过允许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另一种情况是食品中检测出的残留农药未被批准用于食品。大约有30%的样品中所含的农药还处在卫生监督局的重新评审过程中。
还有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是,从不合格的这些样品中还检出了至少两种在巴西从来没有相关记录的农药:氧环唑和吡螨胺。这很有可能说明有一些产品通过走私途径进入了巴西境内。
ANVISA的执行总裁DirceuBarbano称,当局已经竭尽所能消除或者减少作物和消费食品的农药残留风险。一直以来农药的残留水平都受到监控,但Barbano表示当局还是应该进一步加强监控的力度,尽可能地保证食品安全,保障群众的健康。
农药网了解到,这次的研究是从13种受监控的食品中抽取了3293个样品,这些食品包括玉米,豆类,草莓,辣椒和番茄等。食品的选取是根据巴西地理与统计局提供的消费数据,不同地区的超市中这些食品的可得性以及这些食品中农药的使用情况等因素来确定的。
“从这次的研究报告中,我们也能看到积极的方面,比如当地政府办公能力的提升,他们能做到判定食品的来源和采用一些补救措施。2012年,36%的食品样品可以追溯回生产商,50%的样品可以追溯到分销商。”Barbano称。
这次的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表明我们还需加大对农民培训的力度,同时加强农药使用的监管。ANVISA将会坚持不懈地为保障食品农残合格而努力,让消费者吃上放心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