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第一大农药生产国,我国农药制剂产品已超过2300种,但是剂型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着精准植保技术的发展和农药利用率的提高。为促进中国制剂行业的创新发展,适应省工农业时代的发展需求,3月2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举办的第九届世界农药科技与应用发展学术交流会在上海CAC展会期间召开。
从上世纪50年代前后,中国的农药制剂技术经历了传统剂型、环境友好剂型和绿色生态制剂三个阶段,总体制剂开发水平比跨过公司起步晚10年。上海农药研究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冷阳在报告中指出,21世纪以来,受环境恶化、生态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影响,各国密集出台更加严厉的农药监管法规。第三代绿色生态安全农药制剂技术的研究,由过去以分散、湿润、稳定为主线转变为以药物的传递为主线,由偏重新剂型的研发转变为对制剂组分的选优。纵观全球近十多年的技术开发态势,高溶剂含量制剂的发展会受到限制,低挥发和无粉尘的制剂产品将获得较快发展。高传导、低挥发、低淋溶、防漂移和智能释放将是当今农药制剂技术开发的方向。
从最初波尔多液的出现催生喷雾器,到如今大型自走式喷雾机械与航空植保的快速发展,围绕农机与农艺的高效融合,农药制剂品种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袁会珠研究员就新施药条件下农药制剂的研发应用进行介绍,他指出,农药与药械是植保的两条腿,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省工农业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未来的制剂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插秧机普及将促进秧盘处理颗粒剂的应用;滴灌及水肥药一体化技术将带动滴灌用农药制剂的研发;大型喷杆喷雾机的应用将促进农药打包装的研发,农药制剂质量要求更加严格;航空植保低容量喷雾技术为低容量制剂和喷雾助剂应用提供了空间。
受土地流转和农村人口老龄化影响,航空植保在中国迎来了快速发展。为适应航空植保低空低容量的施药需求,农药行业围绕飞防专用制剂和飞防专用助剂的研发做了大量工作。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张宗俭表示,高浓度药液在飞防应用过程中面临稀释问题、相容性问题和蒸发、挥发、飘失问题,通过剂型改进,降低农药平均粒径提高乳化和悬浮效果;将多种成分进行复配或现混现用,增加药剂的相容性;在制剂中加入植物营养元素等,提高药剂的功能性;开发更优质的飞防助剂,来减少飘失,提高药效;针对大田作物特定时期病虫害,开发专业化的药剂和组合,这些途径符合未来飞防药剂的发展趋势。
更多农药资讯,请关注中国农药信息网